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时间:2024-08-31

王灿辉

摘要:孙少平是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塑造的一个“平民化英雄”形象,他坚韧的人生观、艰难的奋斗史、高尚的道德观是路遥的真实写照。本书以其宏大的史诗性质,道出了社会变革下的农村问题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极度不合理现象,通过对孙少平的性格特点和道德观进行分析探讨,借此揭示孙少平形象的社会典型意义。

关键词:艰难奋斗;道德完善;农民出路

路遥《平凡的世界》是其1982-1988年6年时间完成的三部史诗性小说,并于1991年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在今天亿万农民工进城的现状下,它无疑在影响着其中热爱文学的青年人,也正如此,孙少平这一形象便具有了社会的典型意义。下面就这一社会典型形象作简析。

路遥的影子

“作家高建群,作为路遥的生前好友,曾在一篇回忆性文章中提及,路遥的同学赠言,在中学时饥饿难耐的路遥曾抢过同学手里的馍,还曾为了得到同学手里的馍而学狗叫。”这是路遥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路遥的这一件事,无疑在孙少平身上得到体现,孙少平每餐两个“黑非洲”已是不易,路遥又何尝不是如此。孙少平虽贫穷,但他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路遥自幼被送人寄养,这便是他童年不快乐的原因,也正如此,我们看出了路遥极力塑造一个贫穷而温暖的家庭,这是他为了回归心灵、补救创伤的体现。孙少平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也忘不了其精神食粮——书籍。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对书的热爱是不容忽视的,书籍使他变得坚强,使其拥有可贵的、坚定的人生观,使其拥有纯洁的、高贵的爱情观。而路遥又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现实主义对路遥的影响又何其小?路遥广泛的猎取了英国、俄國批判现实主义的同时,加以选择、接受。他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翻阅了十年间五个省市的报刊杂志。从孙少平身上看到路遥的影子是每一个熟悉路遥的读者应有的感触。

性格特点

县高中、双水村、黄原城、铜城的大牙湾煤矿,是孙少平生活的四个物理空间,塑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孙少平。高中的生涯一方面塑造了孙少平一定文化气质的同时,奠定了他坚韧的性格。穷,所以要奋斗挣扎,耐住屈辱,直至成功;阅读,才会展现外在的世界,有了外在的世界,才会有纯洁的爱情。贫穷是孙家的特点,在那个破败的窑洞中,充满了惊人的家庭亲情:奶奶至死都舍不得吃数了不知多少遍的眼痛药,体现一个家庭的爱;孙少平竭力地在双水村箍建他的巴特农神庙,在体现尊严的同时也在展现家庭之爱——子女风光了,父母也要让人尊重;郝红梅虽伤害了孙少平,但他在关键时却不落井下石,体现了孙少平的人格美。坚韧是孙少平性格中的闪光点。从小说开篇读高中时的饥饿,到揽工汉背负重石时的压力,最后大牙湾煤矿下的恐惧,无不体现出孙少平坚强的毅力,是一股冲出农村,走向城市的意念在支撑着他。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数以万计农民工进城的潮流中,如果有一半的“知识青年”能有孙少平一半的敬业精神,那要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是巨大的,因此,孙少平可以成为农民工中的一个典范。敢于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乃是孙少平性格的另一个亮点。孙少平有过两次恋情,第一次与郝红梅仅属于高中生式的内心的冲动,作为一个自然物人的个体,这种冲动是真实的、可信的,但这种冲动也是不容表露的,也不容发生在作者喜爱的人物身上,所以作者使这段恋情悲剧式的结束。孙少年的第二次恋情便是与高干子女田晓霞的相爱,这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爱情。在作品中,体现出了孙少平的不卑不亢。属于自己的,就要努力去争取,书中对于两人的恋情,没有置任何障碍,甚至作者为了凸现出孙少平人格的魅力,精心设计了“培衬女性”田晓霞来映衬他。这种陪补,使孙少平形象愈发显得高大,性格愈发显得丰满。

道德完善

孙少安、孙少平是作者以最高的道德水平来要求的人物形象。孙少安作为孙家的长子,其道德责任感十分强烈,毅然辍学务农以支撑“烂包”家庭直到他致富以后敬老助人、疏财建校等等,也都证明了他的道德自律意识的强烈。回到孙少平身上,作者倾尽全力为其赋予了各种美德,有过许多非凡的举动,如他在中学从水中救起轻蔑过自己的候玉英,虽则候玉英“以身相允”,但孙少平并不接受其报恩之心。对背弃过自己的郝红梅,却又倾其全力相救,使其保全名节,并不落井下石。在揽工汉阶段,宁可打破饭碗也要拯救落入工头虎口的少女小翠,看到了无可拯救的下场却并不后悔。在艰难的时期,宁可苦了自己也要帮助家中,建立他的标志建筑,帮助妹妹兰香继续学习。在大牙湾煤矿期间,不顾舆论非议帮助孤儿寡母,使惠英、明明时有了生活上的保障,为了抢救喝醉酒的协议工,自己却负上了重伤。作者从正面体现出了孙少平道德的完善,并非采用说教式的,至始至终融入到人物行动中去,使其性格更加完美,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对于这个道德、诚信缺失的社会,少平形象无疑又树了一个典范,孙少平面临的生存困境至今很大程度上仍是广大青年面临的现实困境,对于许多希望凭一己之力拼命向上爬的打工者来说,他们甚至面临着更残酷的生存压力。而作者在“相对黄金时代”下形成的“黄金信仰”又在一个道德危机的时代为苦苦挣扎着的下层青年带来了难得的温暖和有力的抚慰。

平民化英雄形象

人类有史以来就喜爱在文学艺术中歌颂各路英雄,而《平凡的世界》中的写的看似都是普通人,即使是高层领导,也尽量写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但这样努力的结果,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当代英雄”的形象,而这一当代英雄便是那一时代特征下的‘平民化英雄’,孙少平毫无疑问便是这种“平民化英雄”的典型范例。“在更完美的意义上复现“高加林”原型的(《人生》)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平凡的世界》从开始写少年求学的孙少平,到结局写带着英雄的疤痕,戴着墨镜,穿着风衣都处处体现了对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的塑造。他有着惊人的吃苦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力量,自找苦吃,战胜困难,任侠勇敢,正直宽厚,爱情执著等人格力量,均被作者熔铸在这一英雄形象中了。

农民出路的探索者

孙少平是第一批农民进城的打工者,又是一位获得“成功”的农民打工者,他身上有着农民的劣根性:自卑又有点阿Q,“去他妈的,索性就像一个真正的煤矿工人那样,肆无忌惮地表演了一个小小的“国技”——把一口痰像子弹一般吐出窗外……使对面那位染红指甲的女士厌恶地把头一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更光辉的一面:冲出农村的坚忍不拔,无有丝毫的恋巢之情,坚实而勤垦的工作。这对于今天没有意志力的小打工青年是有警示作用的,我们要走出农村,就必有献身的精神,好逸恶劳、无所事事是不会成功的,“天上不会掉下陷饼”,这个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空想家,付出必有回报。同时在孙少平对面同样站着一位光辉而灿烂的人物——孙少安。必竟,10亿农村全部进城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现实。如果孙少平的人生历程是苦难的追寻,那么,其胞兄孙少安则是苦难中的开拓者,孙少安坎坷的人生道路,生活中的频频受挫,反映了“这一动荡时代”农民的不幸命运。在社会变革后,他又一次挣扎着迈开脚步,重新踏上创业的征程,成为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将内心的跳动演化成为改变庄稼人命运的探索。这一形象在今天仍具有典型意义:农民创业是艰难的、漂浮不定的,但只要脚踏实地,勤垦而聪明的运作,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我们有雄心壮志,同样会比城里人做得更出色。孙氏兄弟以不同方式证实了农民不同的进取方向,他们同是那时代的弄潮儿,同时为我们提供出不同的农民出路。作为一部有争议的当代作品,我们从民间读者方面可看出《平凡的世界》对青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孙少平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就象50年代的保尔·柯察金一样影响着已成长的或还未成长的青年人,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孙少平坚强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完美的道德情操是值得我们静思的。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韦建国、李继凯、畅广元等著《陕西当代作家与世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

(丘北县教体局教研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