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探究

时间:2024-08-31

郭晓燕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通过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构建了高效的教学情境,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数学教学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以生活化教学方法为研究内容,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分析了数学课堂中构建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缺少足够的认知经验,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抽象性强、知识复杂、概念较多的学科比较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育,难以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明显。

部分小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还一知半解,这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没有认识到记忆数学公式、定理的重要性,限制了自身数学思维的发散,影响了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还有部分小学生难以精准地把握关键知识点,不能自主探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技巧。

为此,教师要考虑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学习数学,避免反复出现同类型的错误,掌握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寻找生活中可用的教学资源,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应用在课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快速掌握知识,又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先了解教学内容,制订具体的教學目标,然后在生活实际中挖掘常见的素材,如录音机、铅笔盒、水杯、地球仪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在掌握各个物体基本图形特征的同时,逐渐发展空间概念,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生活案例导入新课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出现溜号、开小差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引入生活情境,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新课内容,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自主梳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在哪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辨别自己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学会运用“东南西北”“前后左右”“远近”来描述物体或自己的位置,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中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同时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以问题引发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小组学习的机会,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和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既为课堂增加了趣味性元素,又充分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效培养逻辑思维、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磁铁的秘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中的磁现象,如磁悬浮列车、冰箱门磁条等,让学生在观看后对磁铁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想一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磁铁?磁铁有什么作用?磁铁表面的N和S分别代表什么?”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利用回形针或铁屑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了解磁铁的“南极”和“北极”。这样一来,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堂实践

数学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实例,如判断位置、利率和买卖等,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就能够应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超市购物作为教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每个学生带几件小商品,如铅笔盒、橡皮擦、笔记本等,分别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这个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维持课堂秩序,在适宜的时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避免学生一味地体验趣味活动而忽视学习目标。

(五)注重知识总结

在运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要注重引导性教学,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探究和思考问题,总结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袋食用盐,感受并估算它的重量,再将盐放在讲台上称重,观察指针停留的刻度位置,从而引出“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然后,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寻找和千克相关的物品,让学生由感性思维模式向理性思维模式逐渐转变。

(六)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巩固学习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作业,深刻感受数

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优势。

例如,在教学完二年级下册《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测量身边常见物品的长度,如课桌、茶几、沙发等,记录好测量结果并对比分析。另外,教师要布置一些填空题,如一支铅笔长约18()、一栋楼高约30()、我国南北相距5500()、一节楼梯高3()等,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堂所学知识填写适当的单位。这样,学生既可以有效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又可以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调动数学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科思维,形成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便可真正实现学科教育的素质目标。教师利用生活化的问题和情境参与教学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学科知识的抽象化程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这样便可形成深入学习的动力,能够明确设置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科知识与素养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赟.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7.

[2]石英毅.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几种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82.

[3]严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1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