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培养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校的发展水平。学校的教师不仅担负着教育教学的具体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学校学术科研方面的研究任务,教师的能力是一所学校、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依据。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性任务,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培养目标,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立德树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质量主要通过课中教学活动得以体现,但是课前的准备、课后的巩固应用,同样是保证和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

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学生可以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大,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旧知识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容量,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包括诸多内容:准备教材、教案、教具,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通过调查、访问、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身心状态、既往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各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差异化教学;调整好自我身体和精神状态,以积极、良好、认真的心态去准备课前所需资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有全局的了解和掌握,这是教师在开课之前要做的一项准备工作。在对课程进行全局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確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为课程的讲授做好充分的内容准备工作。

学校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是通过培养优秀人才从而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教学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为实现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努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实现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

教学是由教和学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状态、课前准备程度、身心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和班级氛围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授课质量,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就要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一种乐观、积极、认真、饱满的状态迎接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状态。

二、高效利用课中的教学实施活动

教学活动是课程的基石,是除了我们希望学生学习的内容外另一个教学关键因素,在教学活动中,课前的准备程度得到实际的检验。教学活动包括复习、讲授、提问、讨论、互动、总结等。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连接,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告诉我们,教学中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复习并不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环节,如果新旧知识之间没有联系,那么机械的复习对课堂讲授而言毫无益处,因此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计。

课堂讲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主要以理论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讲授法对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口齿清晰、表达准确、用词规范是学生能够听懂所学知识的最基本要求,声调的抑扬顿挫、恰当的体态语言、渊博的知识则能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讲授的魅力,强化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提问是老师可以使用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提问可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达到调整教学进度的目的。现代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有效的提问尤其重要,即在提问时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时机、问题的表达方式以及问题的对象,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使提问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讨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另一种方式,不同观点的交流有利于激发新的认识,碰撞出新的思想。讨论是以平等为前提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而且有发表观点的机会,在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之前,每个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只有经过讨论,剖析每个观点的优缺点才能得到一种或几种合理、有效的观点。

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的互动以师生互动为主,但随着学生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要慢慢把师生互动为主的模式转变为生生互动为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则转变为课堂教学的“服务者”和“秩序维持者”,做好“保障工作”。

为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形成系统的学习效果,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注重知识的学习,还是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都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做出总结,在为一堂课的教学活动画上句号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堂和自身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

三、注重能力提升的课后巩固应用

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课后的巩固应用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课后巩固应用的方式有练习题、课后实践、课后思考等。

练习题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方式,教师通过对练习题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批改练习题时写下的鼓励性评语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改进。

课后实践是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课后实践是从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应用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自己亲手实践体会的知识,其记忆会尤其深刻。

有些知识属于理论探究层面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布置课后思考题,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对问题展开分析,思考不同角度下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上是三种常规的课后知识巩固应用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课后讨论、案例分享、小组探究等方式来实现课后巩固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振天.从水平评估到审核评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理论认知及实践探索[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3

[2]贾彦平.浅谈如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J].学周刊,20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警警官学院院立课题“地方院校审核式评估与军队院校教学评价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瑞玲(1989-),女,汉族,山东菏泽人,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