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郑连珍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难免与家长的观念有所冲突,由此引发的家校矛盾可能会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文章基于此,展开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家校共育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策略
前言: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树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观念,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进行适当研究,尽可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质性成效。班主任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双减构建的良好教育生态,与家长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通过兴趣引领、爱的浸润、劳动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幸福成长。
一、重视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邀请家长参与并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对教育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使班主任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和家庭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家校携手合作共育也能促使家长和教师加强交流,教育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班主任可以通过 QQ、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向家长分享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状态,家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介绍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有时,我们还结合职业邀请家长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解一些职业的特点。如果家长是医生或者护士,可以请家长介绍常见病的医治与预防、伤口的护理等;如果家长是交通警察,可以请家长介绍一些交通规则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每次家长进课堂讲解,孩子们都听得非常用心,并且尝试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辛劳。而家长则对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家校共育实现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良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转变观念,明确家校共育目标
若在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中,家长和班主任的基本教育理念无法达成一致,后续工作必然困难重重,甚至会产生各种家校矛盾,对学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首先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家校共育合作意识,与家长一同树立一致的教育目标,即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例如,在实践中建立学生家庭档案表,通过记录学生的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等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两年实践下来,笔者发现这些基本信息很多已发生变化,不足以詳细了解学生的实际家庭状况;这些过期的信息也可能给未来接手的班主任增加家校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笔者对学生家庭档案表做了细化,加入了学生的爱好、性格,家长外出务工地、外出务工时间和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等内容,并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初始重新填写家庭档案表。同时,笔者还为自己设立了一条规则:每月主动与学生监护人或家长至少沟通一次。
班里的小王同学进校时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四年级上学期后半段,她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不善与同学交往,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对老师和同学发火,每次找她谈话后会有所改善,但很快又恢复原样。每月例行的家校沟通中,小王同学妈妈也未提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变化。在四年级下学期初小王同学的家庭档案表上,笔者发现了一个秘密:“父亲”一栏空白。笔者很快与小王同学妈妈取得了联系,恳请她告知真实的家庭情况。原来,小王同学父母在那段时间离异了,小王同学跟随妈妈生活,妈妈时常忙于生计会不自觉地对女儿发火,而小王同学总是默默忍受,妈妈却没有注意到女儿情绪的变化。笔者劝说小王同学妈妈多关注女儿的优点,多一些表扬和肯定,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并经常提醒她关注女儿的情绪变化,及时与笔者保持联系。同时,笔者找到小王同学,告诉她老师会为她保守这个秘密,并和她约定以后如果和同学产生矛盾,不要轻易发火,可以随时来找老师解决。渐渐地,小王同学发火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同学的相处也愈加和谐,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家校工作中需有意识地增加对家校合作的思考,从细微处入手,防患于未然。
三、创建机制,完善家校共育方式
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正确看待小学生的发展状况,绝对不能过度重视某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太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成长,包括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还有个人的性格培养等多个方面。对此,必须要求班主任以及家长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共赢体系,使家校教育方式开展得更加合理和顺利,为后续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主动和学生的家长构建合作交流关系,使学校的教育能够和家庭教育之间相互和谐融洽地并存,互相依靠,形成一个整体来提供指导和参考的依据,为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实现快速成长。
在这种环境下,班主任开展的教学工作也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以及支持,进而更快地达到小学教育的实际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理想。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举办家长会,基于这种形式下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在校学习状况,让班主任和家长之间进行直接沟通以及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将家长视作教育工作中的合作伙伴,相互之间支持,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实现进步。对此,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合作共赢机制建立的重要性,使教育意识真正融入家长的思想,让学生在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下得到成长,培养出待人处事都更独立、严谨、认真的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体系对小学班主任的教育以及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基于家校共育开展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本身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寻找一些先进的方法,积极创新管理的模式,与家长之间进行密切沟通,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能够顺利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涛.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1(11):47.
[2]黄带清. 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策略探究[J]. 读与写,2020,17(18):2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