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惠华
摘要:任何的课题研究都始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某种“问题”或感到某种困惑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帮他们克服困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去探讨、去解决。多年来,我一直实践着《小学生课外阅读摘抄习惯培养研究》课题,不断尝试、不断积累,为学生解阅读和写作之“惑”。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摘抄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想要学好语文,不仅要学好课内的语文知识,还要多读课外的优秀书籍,汲取知识的阳光、雨露,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统编版语文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各年级各单元的语文要素和知识点的训练是螺旋式上升的,在语文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的阅读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努力做到课外阅读课内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绘本的书,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运用于各种生活场景中。智障孩子由于智力偏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低,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记忆力差,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记了。这意味着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恒心。
阅读和摘抄是扫除写作路上这一难题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阅读并做好摘抄笔记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由词语到句子,由诗句到警句,由简单到精要,摘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下面谈谈我在特殊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教给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兴趣。每个学生都渴望在课堂上自我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阅读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阅读,积极动脑,敢与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真实想法,这是进行提高阅读兴趣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走进主人公的心灵,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根据课文内容,讲一些与文中主人公有关的其他的故事,或者电视中的动画故事,动物、植物的奇妙故事,讲一些有关动物、植物的有趣传说,或动漫书籍里精彩的片断播放给孩子们观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吸引他们去书中寻找精彩,引领学生融入主人公的情感中去,仿佛身临其境,随着故事的起伏变化,时而欢笑,时而欢呼,时而憨笑,时而哭泣......当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下课铃响了,然后告诉学生要知道更多的有趣故事,就要多看课外书籍,就会知道外面精彩的世界、美丽的大好河山和友善坚强的人民,从而激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趁此机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充满正能量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书籍、连环画、绘本故事等给孩子们阅读,从而把孩子们从爱看动画片引向爱看课外书。星期六日回到家里,要求家长一起阅读,把亲子阅读的图片和录音发到班级群里,或者把自己看到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这样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和温暖感,觉得自己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差别,亲人们一样的爱着他们,他们就会越来越爱上阅读。例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时,教了文中的生字“青”后,我教孩子唱儿歌:有水方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情”更浓,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不断朗诵儿歌,熟读成诵,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和美丽。
二、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摘抄兴趣。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观”中,最主要的内容除了要教会学生“阅读”。更重要的是学会摘抄。为了让孩子把课外知识储存起來,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我让学生每天都阅读至少一个故事或者一篇文章,每周至少摘抄2~3次,并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尽量用上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统编教材很多文章层次分明、句子优美,是名家名篇,我首先要求孩子们背诵这些好词佳句,然后布置摘抄任务来加深印象,要求家长帮忙检查背诵和摘抄是否正确,把背诵和摘抄的内容上传到班级群里进行打卡,打卡一次得到一颗小红星,第二天老师批改检查,检查后将情况在班级的表扬栏里登记,每周星期一小结一次,一周连续得到五颗小红星的换成一枚奖章,奖章积累到5颗、10颗、15颗可以换成学生喜欢的不同礼品,并颁发争奖章成阅读之星的奖状,把阅读之星名单张贴在教室里,激发学生的摘抄兴趣。如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鲜活的人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顺势引导学生把文中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摘抄积累下来,学生摘抄时兴味盎然。只有大量的阅读和积极的摘抄,知识储备才会越来越多,习作时才会水到渠成,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孩子们阅读了、摘抄了,就会有进步,就会汲取一些养分,就会慢慢成长。
三、分类摘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个智障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阅读与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类摘抄。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多摘抄比较简单的词语,思维能力好点的学生,可以摘抄成语或者古诗词、简单的名言警句。摘抄好词,可以这样分类:ABB式、AAB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含数字的成语,含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成语等(2)摘抄好句,可以根据内容分类:写人、写景、状物。写人的又可分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写景的可以根据地点或时间的不同美景分类摘抄,还可以摘抄简短的拟人句、比喻句、夸张句歇后语……感受中国文字的趣味性。通过摘抄活动,既帮助了学生积累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好學生是表扬出来”,学生贵在表扬鼓励。特别是智障儿童,更加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所以班上定期举行摘抄交流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在交流会上,我训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上,使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提高鉴赏能力。对摘抄的词语,先自己谈一谈个人的理解,再请其他孩子谈谈对这个词语的不同理解,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词语,通过自评与互评,就能由单纯的摘抄进入思考的阶段了,不仅“摘”,而且“思”。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并且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今年植树节我带孩子们去操场周围植树,有个孩子竟然会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他的孩子接着说“生命在于运动,希望在于绿色”“绿化环境,美好人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当时惊呆了,孩子们竟然会在此时此景灵活运用我教过的名言。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摘抄训练后,班上定期举行摘抄交流会,通过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摘抄的文字发表不同的见解,结合每个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再思考,再讨论。优秀的摘抄本班上展示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力求思想健康,表达准确、恰到好处的鼓励,并善意提出改进的意见。
摘抄交流会可以探讨交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汲取的知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思想碰撞,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处于阅读与运用的熏陶中。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就会“下笔如有神”。
通过这些阅读与摘抄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原材料”的问题。总而言之,阅读与摘抄的实践就是不断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办法,在摘抄中成长,并获取成长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朱文娟. 酿得百花成蜜甜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之摘抄习惯的培养[J]. 教育艺术, 2015(2):1.
[2]蒋岩.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中华少年, 2019(36):2.
[3]吴继红. 运用摘抄与批注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J]. 少男少女, 2018(4X):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