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改形式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时间:2024-08-31

陈占林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各学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确立核心素养导向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平台,高度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本研究立足新课改形势,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旨在加速落实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新课改

引言:

新课标明确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内容与水平,“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成为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落脚点与着力点。但是,由于教师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无法摆脱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制约,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偏移方向,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基于对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发现核心素养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渗透还有不足,我们依然习惯高度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情况,忽视其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水平,这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生存环境。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化学教学中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创新学科教学模式。

一、理解化学基础概念,巧用微观宏观思想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可以指导宏观学习,宏观反过来也有利于微观的理解。作为一门在原子分子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性质及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基础自然科学,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微观对物质性质变化的作用,在实际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时,宏观层面的手段又能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两者相辅相成为学生的知识理解提供桥梁作用。比如,在教学《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时,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子的结构,在了解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运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过程中应用微观思想探究,而元素周期表作为整个化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基础知识,更是通过各种规律让学生深刻记忆。在《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之前介绍过的原子结构的简单知识、将钠、镁单质的金属活泼性与钠、镁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化学观点,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探究等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列举合金材料的应用实例。

二、注重知识要点整合,强化化学思维推理

高中阶段的学科知识点比较零散、知识内容比较多,学生在知识点记忆和知识结构建设过程中,要关注思维养成。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点整合过程,调动学生的思考、推理、联想积极性,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与概括,提高证据推理与建模能力。如在教授“碱金属元素”有关知识点时,要求学生能独立地绘制出碱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不同碱金属原子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掌握碱金属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结构以及它的特点,以此为根据推导出钠、钾及其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合理指导,引导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原因,了解碱金属元素之间的变化和差异。教师可以创新情境深入引导学生思维,以多媒体展示神舟飞船的照片,并将金属锂作为火箭的主要燃料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火箭的燃料为何不使用钠、钾等物质呢?这样就能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

三、通过动态平衡思想,理解化学反应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在化學学习中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尤其在化学实验学习和操作阶段,当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新物质的过程中也会随之产生化学量,化学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2]。这种动态平衡思想为学生有效解决化学反应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动态平衡思想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介于原子数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借助各种守恒法就可以有效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化合价守恒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渗透动态平衡思想,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当容积保持恒定条件时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容器内进入部分稀有气体,化学平衡会打破吗?”,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化学能力,体现动态平衡核心素养。

四、布置实践作业,养成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化学生活化和实践性的特性,提升其实践学习能力,应该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生活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3]。例如,实践作业:怎样区分生活中的软水和硬水?根据书本定义:镁盐和钙盐在水中溶解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硬度大小的标准。含量多的硬度大,含量少的硬度小。更简单地说硬水是含有较多水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就是含有较少的水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判断水的软硬有三个区分方法:

(1)判断口感,硬水的口感稍涩,味苦,软水相对来说好一些。

(2)将水煮开,水煮开后有较多沉淀物的为硬水,少的是软水。

(3)用肥皂水区分,在水中加入肥皂液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甚至出现白色絮状物沉淀的是硬水。硬水在煮开后产生沉淀,暖水壶用得久了就会有水垢,怎样能够有效地去除水垢呢?学生结合实践思考、总结答案,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结束语: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新时期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中需要持续展开核心素养渗透,才能够逐步实现核心素养养成目标。化学核心素养大体包含五方面内容,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素养本身又具有抽象性、隐蔽性和长期性,因此要求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有序规划教学设计。本研究从四大方面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叙述,案例和观点都还有局限性,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完善策略,突出化学学科的多元育人功能,践行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汪小忠.核心素养下化学教学优化策略[J].学周刊,2021,458(02):53-54.

[2]丁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探究与优化[J].读写算,2020,1178(31):72-73.

[3]王霞行.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20,(03):52-5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