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林欣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效的朗读教学能促进低年级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达到积累语言、提高朗读能力的目的。如何提高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激兴趣
在朗读教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一起感知文本之美,作者之情,与文本、作者无距离地交流,最终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而这些都能更深化学生的朗读感知,让学生朗读起来更起劲,能融入更真实的感情。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天性爱玩,思维更趋向于直观,所以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形成朗读期待,从而兴高采烈的投入朗读中去,这样朗读的有效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如《四季》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四季截然不同的景色,这时候提出“你喜欢哪个季节?”学生们就很乐意朗读,甚至还能仿着课文进行创作。
二、目标落实要分层
低年级每册教材中对朗读的要求是逐步提升的,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有梯度,由易到难分层进行,这样才能让朗读目标的落实水到渠成。
(一)正确地朗读是前提
1.读音正确。众所周知,读得正确是读得流利、有感情的先决条件。从开始学拼音时,就得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字母,每个音节,尤其是我们南方人容易混淆的f和h、平翘舌、前后鼻韵母。学习生字后,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如《秋天》这课中“一”的不同读音。
2.读词完整。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是特别容易一字一拍,拖腔拉调。这是朗读的大忌。读完整词,能有效地改变唱读。如教学“d t n l ”中的韵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词语,正确完整地读词后再朗读句子,即“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二)流利地朗读是基础。
1.标点的停顿及语气。不同的标点停顿的时间和语气是不同的,所以在朗读前要先跟学生讲清。逗号、句号停顿的长短,我们可以采用默默数数的方式,如见到逗号心里数一,见到句号心里数到二;感叹号、问号与句号的不同语气,我们可以采用手势引导,例如感叹号是缓而扬“ ”问号是短而扬“ ”,句号则平“ ”。
2.长句、古诗的分节。课文中长句子的读法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如果不加指导,学生往往会“读到哪儿算哪儿,换一口气接着读”。所以在教学长句子时,要做细致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分节后再读。如《端午粽》: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古诗呢,朗读时同样需要分节,在适当的地方稍加停顿,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如《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经过分节训练,见到长句、古诗就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了。
(三)有感情地朗读是落实。
有感情的朗读不是一字一句地照本宣科,而是要用心去触摸,去感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难,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去理解句子、文章的意思,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轻重缓急。如:《棉花姑娘》中“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的朗读,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儿知道棉花姑娘病好了?哪些词用得好?”學生很快就找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这两个词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要读得重些。再如《小蜗牛》一文中“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是文章的关键句,也是朗读的关键句,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词可以看出蜗牛爬得慢呢?那么慢,我们该怎么读呢?”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爬呀,爬呀”和“好久”,在朗读的时候用拖长读音来体现慢,这样,就把蜗牛的慢读出来了,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就落实了。我们还可以采用直观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情感的变化,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通过联系生活感受喜悦,再通过“下雪啦,下雪啦”字体的变化,感受到喜悦的强度,这样情感的表达就水到渠成。
三、朗读指导多样化
朗读不能放任自流,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准、读流利、有感情。这时教师的指导就非常必要,同时多样性的朗读训练可以让朗读效果事半功倍。
(一)示范,最实用的教学。
于永正老师说:“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教低中年级,我的范读常常略带夸张,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备读。”“听我读”是于老师语文教学的一大“法宝”。的确,“跟我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三字箴言。
(二)形式,最有效的提升。
低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单一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引读,有助于学生感受基本句式的结构特点和正确读法,同时对学生准确理解句子也有所帮助;齐读,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而且能以好带差,起到互交互学的作用;
不同的朗读方式要因文而定,一般对话比较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如《狐狸分奶酪》;描写景物的课文,宜采用个别读或者齐读,感受景物的优美;情节生动的课文,宜采用表演读,如《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了调动朗读的激情,可以采用男女生读,赛读等形式,让学生一下热情高涨。
四、多元评价促提高
评价对于朗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评价要多元,既要对学生朗读的态度、朗读的兴趣评价,又要对朗读技巧运用的评价;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评价要有指向性,既有对学生的鼓励,又要指出朗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
虽然老师的评价在朗读教学中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也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同伴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在低年级中我们可以采用星级标准来评价,将课标中朗读的目标分解到星级中。如:“正确流利”得一星,“声音响亮”得一星,“读出语气和感受”得一星。简单明确,学生容易记住,也比较容易达成,就会形成“朗读——成功——兴趣——更好地朗读——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一个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朗读目标的落实。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语文教学避免繁琐多余的课文分析,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时间去朗读,去感悟。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体验美的语文,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