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美育教育的相关探究

时间:2024-08-31

梁波

摘要:美育教育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其内涵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能够全面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在美育教育的渗透下,专业课程和美育课程都得到了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美育教育自身又为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把美育教育纳入小学数学教学,能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步地得到改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教育;策略

前言

数学知识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完整、对称的图形上,还表现在合理的排列和简练的形式上。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与美育的互相渗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美育的渗透不但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自觉地把美育教育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美。

一、数学之美的感知

1.数学算式之美

很多数学算式都蕴藏着一种特殊的数学法则。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从课本的内容中,充分展现数学规律的美感,使学生既能轻松地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其美感。举例来说,当学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或大屏幕上为学生呈现10道相关算式的练习。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运算,去看这些问题的算式及特征,并從中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这以后,老师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运算,并让学生按照未经过运算的规则来书写。一开始,老师所呈现的几个算式,就是在给学生一些相关引导,使其运用这些算式,找到其中的规则,再运用到其它的相似问题上。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自觉地发现、欣赏规则之美,又能体会到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认识,感知数学的美。

2.图形对称之美

所谓对称,是指从总体上看,体味到各个部分的匀称或均衡,这也是美感的一大特点。在小学数学中,一般很难用语言来精确地描述几何形状的对称美感,只有在观察中才能体会到。比如,在教授“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些民间艺术品——剪纸。它既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又能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认识。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些剪纸美在何处,再准备一些剪纸相关制作工具,让学生们动手实践一下是否自己也能制作出如此出彩的作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轴对称的美,进而继续进行相关提问:“这些图案的美感何在?”、“它们有哪些共性?”等等,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对称性的美。

二、数学之美的理解

要领略到数学之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能够深入地了解它,你就会获得内心的深刻体会。这表明,光有审美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很深的了解。对数学之美的深入理解,才能使之更加丰富、更具鉴赏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美育理解。

1.理解概念及公式之美

数学教学的美感和绘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并不以线条或色彩来表现,而只以自然法则为目标,将与之对应的概念、公式等进行抽象化,使这些规律在现实与抽象的空间中都能被成功地应用。通过建立连接与转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美。要想达到这样的美育教育,就必须要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电脑技术可以用于将一个圆分割成等份,并添加到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中,引导学生在了解其对应关系的同时,将前面和后面的两个数字连接起来,再接着进行均匀的分布和拼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随着等量的数目的增多,所拼合出的图形也会逐渐向长方形靠拢。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学生去想像一下:假如他们一直被分割开来,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画面?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理解难题,而且在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数学美育教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更直观、更感性的学习素材。

2.审美意识的培养

教师既要掌握教材的具体内容,又要自觉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当作一种美学的客体,在此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使数学中蕴藏着的美体现出来。而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则有利于培养其审美意识。就拿“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说吧,首先,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这样的例子:□□x11=?然后请学生随意填写一个两位数在里面,教师瞬间说出正确答案,例如,当学生填写数字21时,教师很轻松地得出答案为231,当学生填写35时,教师说出385这一数字。此项活动吸引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教师亦可藉此导入相关课程。在提问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对数学有了很大的兴趣。

三、数学之美的创造

1.数学实践中创造美

一切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而美也是如此。在实践中,审美的获取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在获得美、感知美、体验美的同时,也会为下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教师既要对学习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又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美,从而激发出对美的自觉意识。比如,在“认识图形”中,教师可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现几何图形所组合而成的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让他们去看、去感受,明白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就可以绘制出很多漂亮的图样。这时,可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图形基础,在绘图纸上绘制精美的图案,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建筑、漂亮的花朵等,既能展现学生的创意,又能让同学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2.生活运用中创造美

在现实世界里,小学数学教师要让数学培植在生活中广阔的生存土壤里,才能将充足的营养和勃勃生机又反馈到数学教育中。那么,怎样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之美呢?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素材,准确地把握住潜藏的数学之美,以掌握的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美。比如,通过对“年、月、日”的学习,制作一份活动日历,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月发现日历的不同,对这些发现进行总结,同学生日的统计记号等等。通过实例教学,既能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又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更能体会到真实的数学之美。它会引发强烈的学习乐趣,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树立了学好数学、用数学的信念。

结语:数学之美,比比皆是。学生小学阶段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教师要在充分发挥其美学作用的同时,将数学之美展现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开展美育,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美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同时也能让他们在愉快的数学美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情感、丰富心灵、激发思考。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从而使其产生审美的潜力,最终使其达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式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6).

[2]余丽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8(40):232-233.

[3]廖娟.赏数学之美建美丽课堂: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J].教师,2019(4):78-79.

[4]吴正上.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J].中华辞赋,2018(7):21.

[5]赵伶俐.让教师学会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表达和创造美[J].人民教育,2017,(23):29-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