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生物技术”一课概念形成支架的搭建

时间:2024-08-31

刘立波 林辉 李孝平

摘要: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首先需要概念的内涵视角分析分解概念,通过实践活动、观察活动、设计问题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学生经历实验和实践活动,从微观层面探究,揭开宏观现象的面纱,学生丰富了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感性到理性,从学习理解到实践应用,从概念形成到科学解释,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微生物;概念;支架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生物技术”主题中,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如此描述: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同时建议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各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讲多,成为知识讲解的课型;二是操作课,成为模仿操作课。两种类型的学习课堂,都很难让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标准。笔者从概念形成视角分析,以实践活动、观察活动为支架,用问题支架为思维引领,带学生经历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概念的建构,进行了尝试突破。

1学習任务分析

1.1“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中的关键词是概念形成的突破点,分解出关键词为:微生物的特性,一定的操作过程,相应的产品。将这三个概念要点理解,并建立联系,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方能形成。以此理解,确定学生要在事实的支撑下形成以下三个分解概念: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使食物的风味改变;微生物可以产生多种物质,可用作改变食品风味;人们利用微生物的特性,经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风味不同的食品。

1.2学生学习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说出与发酵食品相关的微生物;说明几种食品的主要风味与微生物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了解,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发酵现象;能够实践操作,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部分食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发酵现象,体会发酵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3学生要用一节课时间经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改变食品风味,品味食品的风味过程。然后应用一节课探究风味的由来。

2预设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2.1学习任务挑战

学生在生活中了解一些通过发酵制作的食品,发面、做泡菜、酿酒与微生物有关系,但理解是表面的,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及发酵原理不清楚;对于风味的理解还很含糊,不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广泛的应用。

2.2应对挑战的策略——组织内容实现概念构建

2.2.1制作发酵食品,经历发酵过程;呈现几种发酵食品,丰富现象感知,搭建学生能够将食品风味与微生物建立对应关系形成的支架。

2.2.2分析提供的食品风味改变与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关系,用酵母菌产气实验和观察米酒中的酵母菌来进行实证,搭建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分析的学习支架。

2.2.3呈现多种发酵食品的发酵原理,丰富学生形成核心概念的现象,搭建学生进行归纳形成概念的支架。

用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建构三个分解的概念,用问题做概念形成的思维发展支架。将本节课设计的学习活动、问题和帮助学生形成的分解概念进行对应如下图:

3.搭建活动支架,形成概念

3.1制作馒头、米酒、泡菜,观察记录发现的现象

当学生知道要在课堂上制作馒头和米酒时,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多数的孩子见过家长做馒头,但自己没有操作过。不断在做着尝试,面水的比例不当使得最后形成的面团体积不断增加,最后带着创作艺术感的小馒头终于成型、做米酒的罐子终于封好、泡菜坛子封盖的时候,孩子们如释重负,舒了口气,但仍然将信将疑,时常会听到“这馒头能吃吗?”“这就能出来米酒?”不自信的自言自语声。过程中学生要按照任务单观察记录完成微生物带来的变化(任务单见表1)。

3.2品尝体验——感受由于微生物作用改变的多种风味,描述风味

首先学生要找到自己做的馒头,这可是有些不容易,“小星星”怎么变成了“有对角线的多边形”?;“小猪”的鼻子在“大胖猪”头上找不到了,“hello,kitty”变成了“大胖妞”…,学生一边分享交流着馒头的变化,一边就着泡菜,米酒品味着食品的风味。

3.3探究馒头、米酒不同风味的形成。

至此学生对有关发酵的事实材料已经通过操作过程、观察、品尝进行了充分的感知,要引导学生探究竟了。为什么放入酵母菌的馒头呈现明显的变大、暄软,多孔现象?米饭放入酒曲竟然风味大变,酒味十足,是什么原因?怎样能让学生将微生物的代谢条件、产物及对食品风味的改变联系在一起呢?眼见为实,只要学生能发现的,让他们自己发现,能亲眼看到的,创造条件让他们看到。馒头暄软是因为酵母菌产气,但气体产生及释放过程学生没能经历,教师设计了酵母菌产气的实验装置,当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矿泉水瓶中的气体使套在瓶口的气球鼓起,学生的整齐的“哇”一声已经足以造成了冲击。之后用未经过酵母菌发酵过的面制作馒头和处理过的馒头对比,学生一目了然。

米酒中代谢产物通过品尝不是难题,但产生米酒的微生物神秘不见。当学生在镜下看到产生米酒的竟然还是酵母菌,真的不敢确认,怯怯地问:酵母菌怎么还会产生酒精?放大这个过程就是要突显微生物们的特性,他们的活动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学生在矛盾纠结中理解了“微生物的特性”和“代谢产物”。当这两种食品的风味与微生物的特性的关系明了后,毛豆腐、酸奶的形成只是帮助学生累积事实经验了。

感知事实的环节后需要帮助学生归纳,抽提概念,穿插在中间的思维引导的问题支架是:

1)你能说清楚馒头、米酒不同风味是如何形成的吗?2)还有哪些微生物产生的物质被人们利用,改变食品的风味?3)人们常用做发酵的微生物有哪几类?

问题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将所经历的的概括总结,学生是要形成抽象概念,对学生属于上位学习。第二个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形成概念进行拓展强化,对学生是下位学习。第三个问题设计加入了“技术”的内涵进来,将前面的分解概念进行综合而设计的支架,对概念内涵进行丰富。

4.撤销支架

撤销支架应用了一个拓展实践:选取一种应用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阐述其制作原理及制作过程和技术关键。

“传统生物技术”一节课的内容选取和组织开展,与生活联系紧密,将微观原理和宏观现象、技术融合,学生在两节课中有丰富的动手、动脑、视觉、味觉等多种体验,与“丰富的发酵现象亲密“接触”。“发酵”这个书本和生活又熟悉又陌生的专业术语渐渐被学生揭开面纱,向学生“开放”了。当然,如果教学只停留在感受“发酵现象”是不足够的,教师在学生感受到鲜活的发酵现象后,需要引导学生把宏观现象和抽象原理联系起来,学生慢慢发现发酵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概念自然生成。学生经历实验和实践活动,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习理解到实践应用,从概念形成到科学解释,能力得到提升。08E62C2A-6DE9-4404-B157-458B3935F4F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