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周小波
摘要:校企合作作为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种办学模式,得到了多数院校所的认可,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本文主要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分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状况,以总结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企业)与培养单位(学校)合作,发挥多方主体教育资源优势,按照协议约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和管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本课题组结合重庆工程学院订单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探索培养机制和培养效果,以期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订单人才培养观念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受传统本科教育“学科”本位影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时,延续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缺乏订单人才培养观念,导致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很难推行。
1.2未有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当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与协作,校企合作中仍然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度低,导致订单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与同专业非订单班差别不大,人才培养目标达不到企业需求。
1.3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订单班教学管理按照学校和企业两条线并行开展,造成校企双方管理信息不对称、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同时又没有找到校企双方共赢的运行机制,导致教学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能真正做到校企协同育人,难以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个性化的要求。
2.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改革举措
2.1改变学校观念,制定差异化的订单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转变传统观念,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校企合作,寻求差异化定位,结合本校的实践情况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订单合作方式,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新的选修课程和培训内容,通过专业培训和带薪实习,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订单式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零接轨。
2.2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坚持校企协同育人
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岗位需求相吻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同时进一步明确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职责,提高企业参与度,确保校企协同育人。
2.1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多方共赢
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从而营造产教融合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校企合作订单班的良好运行。校企双方更要建立责、权、利制度,建立订单班运行保障机制、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制度,确保实现多方共赢。
3.重庆工程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班实践研究
重庆工程学院秉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以及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近五年,一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特性对订单班行业进行了统筹规划,让学生能够实现有效分流;二是按照“大品牌、大品类、大平台”标准严把企业入口关,确保学生能够横向发展,也能够实现纵向提升;三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三福百货、以纯服饰等企业为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专属奖学金,确保校企双方形成共识、目标统一、实现共赢。
3.1校企共同籌建零售行业学院
2017年9月,我校与三福百货、苏宁易购、永辉超市、沃尔玛等公司共同成立了“零售行业学院”。零售行业学院作为学校与企业桥梁,打通了校企之间的壁垒。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形成营销专业能力体系,共同培养营销人才职业素质和营销岗位(群)职业能力。零售行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如下:
3.2校企签订专业共建框架协议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我校每年与订单培养合作企业签订了专业共建框架协议。
3.3设立“三福”和“以纯”奖学金
福建省三福百货有限公司设立专项奖学基金,用于奖励、资助我校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奖励12名学生,分别设一、二、三等,一等奖学金奖励3500元/人,共2人;二等奖学金奖励2000元/人,共4人;三等奖学金奖励1000元/人,共6人。以纯集团重庆办事处开展学费返还奖励,对实习工作表现良好的学生,将一年学费按照四年返还,鼓励学生持续进步,与企业共同成长。
3.4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
截至2021年,共计与10个企业开设有27个订单班,联合培养学生772人;校企共同编写了《渠道管理》《营销策划》《管理学》《公共关系学》4本教材;共同开发了苏宁小店运营管理、三福百货门店管理、江小白新产品上市等6个项目资源库。聘请企业客座教授7人,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12人。共同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功申报5项重庆市教科研课题并结题验收合格。
4.结语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广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需要学校打破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同时企业也要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此外,政府也要提供保障政策,营造有助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外部环境,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共赢。
参考文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