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高等数学》基于课赛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4-08-31

谭启军

摘要: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各理工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数学建模竞赛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以及数学建模活动开展情况,然后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掌握学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课程构建研究和课程资源建设。

关键词:课赛融合;课程构建;课程资源建设

1.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导向作用,基于数学建模竞赛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能根据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与数学建模有效对接,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实现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丰富了数学建模竞赛的资源转化内容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2.高等数学教学及数学建模活动现状与分析

现实教学活动中在数学应用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面临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能力储备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是应用性因素不足,二是活动性因素,没有时间开展数学相关活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建模竞赛一是想获得大奖变得困难,二是通过参加数学建模活动受益的学生少。

3.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调查研究及研究意义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想要将教学工作做好,就必须要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来制定教学方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1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有50.41%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动机是“学习过硬的技术”,但是在专业志愿的选择上仅有30.25%的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超过50%的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只是为了好就业或者就好业,这就是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源头;达61.04%的学生在填报专业时有考虑到数学课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且认为学好数学对个人发展重要的达72.48%。

3.2数学学习及应用情况对比调查结果分析

参赛学生在课后坚持学习的比例比未参赛学生提高15.03%,很少或没有安排时间学习的学生比例下降18.01%,表明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促进作用;参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频繁程度提高了18.04%,并且对将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兴趣程度提高了7.43%。

3.3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达81.25%的参赛学生参赛的初衷是为了将数学应用于实践且能学得到更多技能,说明大多数参赛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建模的应用性;有超过80%的参赛学生认为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且明确表示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表明学生对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认可的。

4.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课程构建研究

4.1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导图如下:

4.2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教学设计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课程设计,导图如下:

4.3实施过程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进行尝试:

5.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

5.1基础模块课程资源建设

该部分主要学习基本定义、解决基本运算,学生对单纯的数学运算往往兴趣不大,而对于单纯的数学运算可以通过数学软件轻松实现,融入数学工具的使用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工具的强大功能,以此提高课程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模块融入数学工具的使用,不但丰富了教学模式,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课程的吸引力。

5.2应用模块课程资源建设

在该部分融入体验性和应用性因素,把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意识作为首要任务,体现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感受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并使其具备初步的建模意识和能力。在应用模块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不但丰富了教学模式,还能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3活动模块课程资源建设

在高等数学课堂之外开辟第二课堂用于开展数学活动,参与对象为数学爱好者、有意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及竞赛重点培养对象,以简单建模为主要目的,融入活动性因素,渗透数学建模方法,体现数学的活动性,从而达到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足、丰富高等数学课后学习活动、提升课程影响力等目的。

6.展望

(1)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个人探索精神,应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课赛融合机制,不断完善融合方式,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

(2)以课赛融合教育为契机,推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科学地调整教学安排,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学时,合理安排必修课、选修课等,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切实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