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方权
摘要: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提高初中德育的质量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立德树人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路径。初中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也是最容易遭受各种坏的试探的时候。为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既重视基本素质的培养,又注重实施德育工作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高品质的道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一、加强重视德育教育
1.强化师生民主意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更高要求。通过这样做,学生感受到老师想要什么,必须做什么,形成平等的教育理念。2.教师要有耐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特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需要调整思维,从发展的角度看今天的学生,学会宽容,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3.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德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时代一直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重视德育的同时,要明确角色定位,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当然,专业层面不仅指学科层面,还包括教育意识、教育视野、教育策略、教育者教学方法等。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于传播知识的角色,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自己是大人。面对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式,研究教育策略,走出德育困境,是当前教师工作的重点。事实上,增长需要两种力量。一是慈悲之力,二是批判之力。有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批评而不是同情。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在这方面看起來做得并不好。教育中的许多悲剧往往源于教育的简单粗暴和教育艺术的缺失。
二、加强学生德育思维
1.培养良好的德育心态,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教师不仅要学会尊重学生,更要思考受尊重品质的价值,提高自身素质,赢得学生尊重。不伤害学生是德育的第一原则,还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利益。2.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教学,这也是教师受到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首先来自于教师的成功。因此,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专业是增强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意义、有效的教育活动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行为。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也是德育成功的保证。因此,德育不仅要从良好的原则入手,更重要的是从生活的小方面入手,比如学生的语言、行为等。细节决定成败,用生活实例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学生关心什么和喜欢什么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从问题的利弊中揭示真相。4.掌握学生的气质和爱好,因材施教。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成长,包括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认知方式等。德育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德育是长期的,因为它意味着设定高标准和预期目标,也是良好德育思维的长期发展过程。
三、加强学生参与活动
1.从事传统德育工作。课堂鼓励和激励学生,例如可以让学生每周一在国旗下发表演讲。2.德育需要将德育融入教育和教育之中,并以多种形式相结合。学生是德育的核心,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发展和组织学生喜欢看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了各种远足,走访、上幼儿园、医院、观看教育纪录片等,都可以让德育效果更好。3.我们积极调整条件,充分利用最新的教育技术,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视频、图像和讲座通常比口头教育更具吸引力。例如,请一位医生讲授戒烟课。在这种形式下,学生们自己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害的吸烟视频。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主观参与,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第一,教育注重师生互信,依靠民主、平等的交流。二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好的教育关系。卡里宁曾说:“教师需要仔细检查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最严格的监督。世界上没有人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督。”教育者应该时刻思考,而不仅仅是自我警告。如何用行动影响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只有老师尽心尽力地教好学生,教好学生,学生不仅能增进文化知识,还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才能适应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有些学生不想学好,就是缺乏榜样的教导和动力。由于缺乏阅读和有限的知识,他们缺乏目标和动力,因为他们缺乏对历史、现代和当代杰出人物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模型的引入和建立,以启发学生。比如,在历史上,司马迁受尽折磨,却写了一部《史记》,特别是现代初中生拥有优秀的证书、学校优秀同学等。通常,他们都是学生的榜样,应该介绍给学生们学习与了解,因为这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可以超越的。
五、加强正确课堂德育教育
(一)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道德理论,而是作为具体的道德行动。因此,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人的特定道德行为,我们需要分析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背后的动机,以及人类的需求。这里的需求包括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和学生的社会需求。德育的本质是个体的个性和道德的形成和建设的过程,是个体需要与个体社会需要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关注初中生的个人需求,分析其内在需求的心理原因,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思维。
(二)初中德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定型,非常可塑性。学生在学校课堂接受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德育工作者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树立榜样、传道和教导。学生要掌握道德,遵纪守法,从事德育的教师首先要遵守规范。德育教育者只有竭尽全力教好、做好、做对、经受住伦理的挑战,他们讲出的真理才能深刻、引人入胜,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同时,情感道德行为是一个强大而丰富的前提。然而,并不总是有道德知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将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道德信念,才能实现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过渡。
结语
简而言之,德育需要个人亲身体验,从中获得具体的感悟和启示,自觉地完成德育的内化。德育需要与时俱进,有时还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进行调整。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德育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环境中采用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现代初中生的自律意识。应该是合作与责任,是时代新使命赋予我们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曾科成,合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德育体系[J],管理研究,2011(12).
[3]李志刚,初中德育工作之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4]查英,加强初中德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1
[5]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