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

时间:2024-08-31

曹蕾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但是,有效的阅读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理解,还必须与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开阔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创造力和运用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还能开阔眼界、培养感情、优化思维。因此,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必须从学生的兴趣、思维等方面找准关键因素,从兴趣、思维等方面入手,并在阅读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掌握词句技巧,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阅读课文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教师要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攻克阅读难题。第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理解文章的词句,逐字逐句地开展阅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常常会遇到困难,比如“摔跤”这一词,当学生无法理解词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查字典,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意义,紧接着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个词汇的本意,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摔跤的不同图片,给学生介绍摔跤的规则,再给学生播放摔跤视频,深化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巩固学生的记忆,丰富课堂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在教学时,教师必须从文本出发开展教学,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教师在教学《守株待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故事进行还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特点,紧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守株待兔”这一成语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加全面,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学好成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2借助朗读学习,营造良好课堂阅读氛围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朗读作为阅读能力的一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像古诗,现代诗,散文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画出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时,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在听完音频后进行跟读。本首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思考:“作者在文章中绘制了什么样的秋天风景图?”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重难点。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印象中小兴安岭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于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根据内容创新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更加投入语文课堂,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并不能让小学生完全的掌握课本的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搜寻大量的资料资源,以及经典的素材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意义,教師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修复完的圆明园图,播放相关的纪录片,由于圆明园的毁坏的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学生无法很好地体会,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和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布置合作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军神》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如何看待刘伯承这一人物?他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紧接着再让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地了解文章内容,更好地了解刘伯承这一人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内化,思维能力的提升,无法依靠单一的方式来实现,往往需要多种引导模式支持。特别是学生个性化发展较为明显的今天,阅读环境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出现变动,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创新阅读方式。在原有掌握词汇、语段、理解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设置自主探究、开放阅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可以主动在阅读中了解新鲜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以问题为诱导,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入阅读知识,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更深层次地探究阅读,充实个人的语文思维认知。

4基于教材丰富阅读路径,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有效性的阅读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将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对内容建立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阅读知识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一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另一方面在阅读主题、作者或者语言风格的启发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接受多样的语文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一课,学生对文中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解更多的故事和情节,学生可以对书中精华的部分进行分析、理解、欣赏,也可以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注在书上。

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奠定阅读基础的关键阶段,提高课堂有效性是现实所需。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兴趣引导着手,开发创新的阅读引导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阅读魅力,建立持久阅读的动力。同时,阅读教学中保持开放性,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使学生可以深层次思考,同时要丰富阅读情景,在思想情感上实现感悟,从而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曾红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0):383-38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