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禅定荒野》为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禅宗信徒加里·斯奈德所著的一本散文集。作者在书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调查研究阐述了荒野与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了关于荒野与文明的生态讨论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禅定荒野;荒野观;文明
“荒野”一词在汉语中被解释为“荒凉的原野”。提到荒野,人们脑中出现的第一幅图片大多是一片野生自然、杳无人烟的辽阔土地,纯粹在大自然的力量下自我发展,几乎不受到人类文明的干预。美国文学之中,”荒野“这一概念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普遍认为是野蛮、荒芜、可怕甚至邪恶的存在,是与人类文明格格不入的。后来,诸如梭罗等文学家将”荒野“定义为”原生自然“,代表着一种野性纯粹的思想状态。加里·斯奈德在《禅定荒野》一书中体现了其独特的荒野观,辩证说明了荒野与文明的关系。
一、荒野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加里·斯奈德认为,荒野并不代表着混乱与野蛮,并非站在文明的对立面。相反,人类文明的起源便是荒野。起初,人类自荒野中诞生,在荒野中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同天地自然共同生长。人类从荒野之中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资,在荒野之中学习自然的智慧并且成长,并为荒野的力量所折服,对荒野进行崇拜。后来,人类的聚落逐渐发展壮大,慢慢掌握了耕作的方式,有了固定的居所,一步步从落后走向文明,这才慢慢走出荒野或是改造荒野,发展出辉煌的文明。
事实上,美国本身便可以说是从荒野之中起源的。当殖民者到达新大陆,他们所面对的便是荒野以及与荒野共生的原住民。其国家建立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征服荒野的过程——尤其是18至19世纪的美国西部,在众多历史与文学作品中都被以“荒野“形容。
荒野不仅是人类生物学上的起源,同时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自由法则》中,加里·斯奈德就强调研究“荒野“的含义以及它与”自由“的关联。真正的自由需要在最简朴、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里发现。比如,在人类与荒野的交流中,”牛仔“这一形象被描述为热情无畏的开拓者,是荒野自由精神的象征。斯奈德认为人们应该重拾”野性“——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心灵充满活力的一种心理状态,走回荒野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人类文明与荒野的“对立”
人类文明正不断地对荒野进行着破坏。斯奈德在《地方、区域与公用地》一文中提到,“荒野”这一概念并不只是抽象的,“公用地”即是一种“荒野”,而公用地的悲剧也是荒野的悲剧。公用地往往被定义为一个群体所共享的共有资源,而这一公共资源却遭到了个人超出限度的利用与破坏——“一旦公共开放某一资源的使用权时,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去索取”。人们以“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的心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荒野进行超出限度的索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一如人类开发自然、追求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无数对自然资源的毁坏,也使得这些区域所承载的文明渐渐消亡。《远西原始森林》中更是直观地展现了人类破坏荒野的现状——树木收到伤害,花栗鼠惊慌逃窜,蜜蜂流离失所,树脂如同鲜血一样涌出……人类的新生命在不断诞生,然而自然界的物种却不断减少。
荒野的精神也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所背离。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逐渐式微,质朴坦诚的精神也逐渐被人们抛弃。人类越来越难做到像“与熊结婚”那样真正与自然、动物相融合,越来越难回归荒野那原始而淳朴的状态。
三、文明应与荒野共存
加里·斯奈德在创作《禅定荒野》时在一次访问中提到:“我希望看到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塑造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渴望生活和行为的方式。”他坚持认为荒野不仅不是与文明相对立、冲突的,反而是文明应该学习、靠近的对象。同时,他不反对文明,不反对任何生活方式,但前提是不能与自然与生态平衡相矛盾。人类应该消除同自然、荒野之间的陌生感与紧张关系,像“与熊结婚”那样实现人与荒野的交流融合。荒野常被“文明”的思想家视为野蛮和混乱而加以排斥,可实际上荒野既合乎规则又随性自在,呈现出十分真实的面目。荒野作为文明不曾涉足之地,濒临灭绝的物种能在此寻获栖息之所,心神疲惫的现代人能在此追寻自然与精神的家园。荒野有种神圣的价值,能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一种新颖、本真的对话,使人类对天然淳朴怀有敬畏谦逊之心。
不过,人类的荒野保护意识正不断增强,倡导并参与环境保护的个人和群体正不断增多,国家也逐渐加大对保护荒野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荒野的伟大、荒野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斯奈德指出荒野无处不在——随处可见的菌类、苔藓,屋后的鹿鼠,跳跃过高速公路的鹿,公园里的鸽子、墙角的蜘蛛等,这些都是存在于可被渗透的文明之中的“荒野”,是应该和谐共存的对象。
结语
加里·斯奈德认为荒野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拥有着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意义上,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应该被给予更多的重视。人类文明不应排斥荒野,而是應该走进荒野、认识荒野、学习荒野、融入荒野。精神意义上,人类应追求并达成文明与荒野的平衡——身处高速发展的文明世界,精神则要与荒野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加里·斯奈德:《禅定荒野》,谭琼琳、陈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世存:《回归荒野的入世情怀》,江苏理工学院报第22卷第5期
[3]金虹:《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荒野与文明》,重庆科技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4]李顺春:《试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伦理观》,学术交流2012年3月总第216期
[5]陈小红:《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学术论坛,2009,(5)
作者简介:周炜琦,男,汉族,湖北武汉,2003年7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在校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