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杜娟
摘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的重要性更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去关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每一位老师去认真思考,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因为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识记生字词和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更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阅读鉴赏、分析问题和写作的能力,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在阅读中有所收獲,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引言: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知社会、发展思维的一种学习活动。有效的阅读,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更多的语言内容,拓展学习者的认知范围,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明治修身的效果。初中是学生认知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其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信息抓取、文本理解、思维架构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会借鉴他人的理解,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阅读学习。作为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挑选有效的读物,提升学生辨别优劣读物的能力,能够选择具有极强人文价值和丰富精神内核的读物进行主动阅读。
一、初中语文阅读现状
(一)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有些老师和学生却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轻视阅读的作用,从而使得学生阅读量较少,无法有效提高阅读水平。目前的考试正在向灵活性和思辨性方向发展,如果对阅读不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不仅无法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学习成绩也很难提高。初中学生大多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总会利用课外时间去进行补课或者完成大量的作业,仅仅靠上课那一点时间进行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无法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挤出时间进行阅读,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很难提高的。此外,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注意力无法很好地集中,因此无法利用有效的时间去读完一本书,去真正理解一本书的内容。而如果老师不能够加以正确引导的话,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很难提高的。
(二)教师教法陈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这些教师往往会总结许多做阅读题的方法和经验,让学生在阅读的“题海”中遨游,而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不仅如此,这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通常是让学生通篇阅读,然后再进行通篇讲解,这样会使学生觉得十分枯燥无聊,没有阅读的兴趣。教师的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将阅读看成是一种负担,看成是一种任务,而且大量的阅读习题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轻视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缺少整合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大纲要求阅读的文章以及课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适当补充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仅仅依靠课上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讲解,这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初中生学业压力大,各科作业较多,而且许多学生还需要去上课后辅导班,这使得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幅度减少。如何挤时间来阅读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去思考的重要问题。只有足够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二、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情境阅读,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枯燥、乏味的语言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而以生动的情境为导引展开阅读活动,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在文章主体的把握方面得到加强,清楚了解文章的整体方向,这对下一步的学习探究起到促进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和阅读内容,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相应的阅读情境,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兴趣,保证其主体的阅读参与,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组织效果。如在《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园林景观,以丰富的图像为导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探究欲望,这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起到积极作用。此外,在情境阅读的运用中,教师还应注意其时机和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效益和探究方向,避免视觉冲击降低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确保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问答互动,把握学生认知基础
问答互动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情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合理引入阅读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在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打牢基础、巩固理解。同时,在互动问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调整相应的问题内容和问题层次,保证学生主体的阅读深度,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中获得高效理解。此外,教师还应坚持追问机制,将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环环叠加,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答互动中得到正确理解和全面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此,教师在问答互动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情况,提出相应的阅读问题,以问题求问题、以问题促理解的方式,保证学生主体在阅读活动中的能动发展。
(三)抓准阅读关键和核心,提升理解能力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时刻有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并让学生在阅读完毕之后,能够再一次梳理和回想所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进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老王》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阅读训练的经验,这时教师便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个自主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完《老王》这篇文章之后,通过个人的语言阐述文章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教师发现,在为学生设置了自主阅读的任务之后,有的学生产生了错误的阅读想法,会直奔目的地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虽然说高效,但是却不利于让学生构建整体框架,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将文章通篇读完,带着目的去阅读文章,同时也要有“瞻前顾后”的能力,不能够只读某一部分,要学会分重点地进行阅读,为了更好地把握自主阅读文本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列出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中学生需要填写文章主要事件的起因、开端、经过、高潮和结果,然后在梳理了这些信息之后,找到文章当中的关键和核心事件重点关注几个自然段,通过这种方式总结文章的主旨,把握“老王”这一人物的核心精神,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教学,及时发现自己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教授方法促进学生有条理地进行阅读。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努力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劼,严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73-74.
[2]杨继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0):133.
[3]王翘楚.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