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 在教学改革大潮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走入课堂。它借助视频、图片、声音,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增添了教学中的趣味性并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只有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大力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学生;教学
引言
在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运用科学技术丰富教学的本领。实践证明,教师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在现代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精,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获得教与学的乐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学生只有在保持浓厚的兴趣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各种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讲生听、粉笔+黑板的“一统式”,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眼耳手脑被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再加上软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听课、老师讲解之间,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对各种原理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对实验现象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妙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
作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传统课堂学习中,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学得慢,学得慢的孩子感到痛苦,家长也会着急。当今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已成为现实。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准确地做出学习计划,完成个别化学习所需的大量工作,学生可以不受学校上课时间的限制查漏补缺,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教学还能让学生实现与老师在线实时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智能化算法还可以精准计算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科倾向、思维特征、情感偏好、能力潜质,然后教师根据习得规律,为学生科学配置教育教学内容。这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化学习这个问题,便于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适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机会,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此,应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层次、综合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信息技术为学生在课堂上增加了视、听、说的机会。通过文体、图形、声音、动画和有关技术模拟特定的教学中的人物、情节及场景等环境,使学生能在更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排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教与学相结合,学生大胆思考,关注范围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错了也不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相反,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丰富多彩的、与课程有关的资源,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保障,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可根据学生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设置,灵活安排进度。如通过直观形象的视觉刺激手段传递信息以满足视觉型学习群体的信息偏爱,通过交互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外向型学习群体的学习兴趣,利用机辅手段发挥触觉型或操作型学习者在“做中学”的优势。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达到因人而异、使学生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喜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可及时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迅速掌握学生个别差异性,对症下药,从而给予及时的辅导,从而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
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一边要滔滔不绝地讲,一边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教学起来相当的繁锁、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教师在课前将所需板书、板画、作业等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将预先设计好的课件展示出来,不仅改变了以往先板书、后靠单纯的语言文字空泛讲解、传输知识的低效程序,还节省了课堂书写的时间,且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可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加快课程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在展示方式上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体,把课本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使学生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重要内容。
五、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即时信息,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仅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教师也要进行创新。
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编排,围绕教学重点,摒弃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性人才,争取教学的最优化。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悅、和谐、民主和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盲目接受信息转变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甚至对信息进行批判和补充,使学生敢于创新,从而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给他们提供的便利,有条不紊地进行查询、思考、协作、交流,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体系力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在课堂实践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过程,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则可以拓宽学生思维,而不是拘泥于书本上的固定知识,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勇敢地运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做出改革,并以积极、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方式的创新,合理将其融合在教学当中,从而推动我国的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张文远(1987—),男,陕西人,现任西安市交通职业培训中心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