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高职思政教学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教授学生更多思政知识,就要遵守科学性原则,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转变传统教学管理,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引言
新媒体已逐渐渗透到社会不同群体中,学生群体则是新媒体渗透最深的群体,使用频率极高,由此代表新媒体已发展成现代学生生活与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此种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也要进行调整变革,以充分满足现代学生思政学习需求。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教学方法传统陈旧
思政课属于一门综合型学科,囊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当前,在国内高职思政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讲解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忙于追赶教学进度和编考试题。尽管教师在教学中已经认识到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和影响力,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熱情和自主性的重要性。然则,却未落实到实践中,课堂教学依旧运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法,让高职学生背诵思政理论概念,训练其答题能力,忽视道德教育及思想教育,使得高职思政教育与教学目标相背离,这样不但会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还实现达到高职思政教学目标,更何况满足现代学生发展需求。
(二)教师新媒体素养较薄弱
首先,思政教师对新媒体技术发展缺少了解,未能跟上新媒体发展脚步。比如,现代学生群体对短视频十分感兴趣,习惯利用短视频展开社交,但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却很少会运用短视频这种教学手段,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眼球。其次,新媒体应用技术不高。在高职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利用新媒体展开课堂教学,则要了解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价值。比如,利用新媒体制作具备视觉冲击力的短视频,制定博取学生眼球的热点话题,掌握视频制作技术等。另外,教师还要借助微信和微博发布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展开跨平台分享与传播。但是,当前部分思政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到位,只能简单运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发布转载信息,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加强教师学习,合理利用新媒体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思政教师要积极和时代接轨,加强思政专业知识学习,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学习现代思政理论知识,立足于思政教育前沿,引领高校思政教育向正确方向迈进。与此同时,还要主动接触现代新媒体、应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实施思政教学工作;自觉学习新媒体技术,掌握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学的能力。从本质角度来讲,新媒体学习具体囊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网络媒体学习,如对微博、微信、网站建设以及网页制作等多种内容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创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网络基地。其次,学习手机新媒体,了解手机所涉及的通讯工具,如qq和微博等,熟练掌握这些工具使用方法。最后,提高自身对网络新媒体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学校资源优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学习正确筛选与整合新媒体网络存在的复杂信息,并将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传递给高校学生。只有思政教师拥有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素养,才可发挥新媒体的效用和价值,才能更好引导与教育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提高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鉴别能力,从而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新媒体平台
传统课程载体相对稳定,且权威性高,拥有科学合理的编排与教学评价体系,可全面发挥教育者课堂主导地位,有助于管理的标准化进行。而新媒体以继承传统为基础,赋予课程更加广泛的载体与内容。所以,在对高职学生展开思政教学时,教师要强调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第一,合理运用新媒体展开课程内容设计。众所周知,思政课程内容广泛,既包含政治与思想内容,又包括文化内容,教师要想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成效,可依托新媒体特有的技术力量,利用网络文本、视频与图像的模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可直观高效接受教师课堂知识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加强师生互动,而且还能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学生更好学习思政知识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第二,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高职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关键阶段,传统说教法很难奏效,亟需思政教师改变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利用系统性理论学习引领学生正确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精神解决现实生活与学习遇到的困惑。另外,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师还要应用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学理念,打造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教育资源平台,为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奠定扎实的资源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则要明确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成效。对于思政教师来讲,要把握好时机,转变自身教育思想,完善工作体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客观,自主剖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使其成长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乃庆,郑智勇.建党百年来思政教育发展的样态与路向[J].中国高等教育,2021(05):7-9.
[2]赵丽.精准扶贫视野下高校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J].核农学报,2021,35(02):523.
[3]于美玲.新媒体视域下思政教育思维及路径创新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4):86.
作者简介:杨诚(1985.5),男,土家族,重庆黔江人,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研究等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