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琦
摘要: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应该有效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根据全过程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贯穿至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有机统一的目的,推动价值引领和技能掌握之间的有机结合,发挥思政教育对学科教学以及学生思想培育的重要作用。目前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例探究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价值、方法,有利于提高课程思政改革实效性,充分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
引言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文化学习意识和思想观念,且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该承担好中国语言文化继承、传播的责任,因此,加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对培养翻译专业学生文化学习观念、思想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的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中华民族文化,正确认识现实国情,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以及提升政治认同。使学生可以运用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在进行翻译实操时不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传授与专业育人教育相结合,结合典型案例更好实现培养学生的目标。比如,教师在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向学生传递端午节习俗,也会讲解端午节在世界非物质遗产申报方面的艰难遭遇。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提升维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掌握课程教学中包含的民族精神、文化观念。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融入关于端午俗节方面的人格精神讲座,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落实,通过有效的典型案例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理念就是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达到专业教育和育人培养相结合的目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合理实施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挖掘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思政教育精神,持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师也会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有关的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更好感受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收获课堂学习成效。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的策略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作为翻译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坚定文化信念为出发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自信。目前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地理概况、历史纵横、学术思想、当代文化等教育章节融合。在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引导下,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实施的结合点,并且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章节都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映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水平和质量。以第一章节的简论为例,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讨论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责任感,使学生在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有效分析中提升课程思政学习效果。又如教师在第七章风俗习惯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制作PPT或者视频,进行文化知识点的英译活动,然后通过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解不同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在此过程中达到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运用多样化的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结合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了让课程思政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性质,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当前学生感兴趣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课程思政学习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让教学与现代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散发出来,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分析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相关知识,进而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中,形成正确学习习惯和思想意识。除此之外,因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繁多,所以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除了运用上述教学方法以外,也可以结合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纪录片、讲座内容,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及课程思政学习生动起来,提升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创建专门的教学网站,采用线上互动、答疑等方法,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统一。
(三)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施中需要加强学生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而且整个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当前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通过合理的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功夫用在平时,多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问题。过程性评价包含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出勤情况等行为的评价,在几项的行为性评价中可以督促学生提高出勤率,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積极回答问题。在过程性评价方式应用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与课程思政有关的主题作业、PPT制作作业等,突破传统知识性作业的局限性,检验学生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中的学习效果。
结语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中,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有效寻找课程思政实施和开展的切入点。还要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教学评价模式,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瑞.“课程思政”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教学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26-28.
[2]李瑞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开发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59-63+72.
[3]林海燕.金课建设理念下“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课程思政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10:81-84.
项目:武昌首义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中国文化概论》(项目号2021SZ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