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甜甜
摘要:地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长远发展。对于初中地理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一致认为地理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所以对地理不够重视。存在即合理,地理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教师要秉持着生本理念,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知识应用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地理结合生活
地理与生活的结合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方面。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可能没有丰沛的教育资源,没有很多高科技的教育手段,但农村地区不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地理与生活一向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可以将地理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也从地理学习中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为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场景在地理课堂上再现,也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展示在地理课堂上,还可以从生活的角度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用问题来引发他们关于生活与地理的思考。例如:在“我们身边的地理”的教学中,我运用问题让学生对地理与生活进行了联系。并且,为了让学生自愿对问题进行思考,我在问题中加入了趣味性的内容。展开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村的人觉得自己说的方言很接近普通话,隔壁村的人觉得他们的方言比我们的更接近普通话,对此,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学生在生活中也听过,但那时并没有将之与地理联系起来。此时再次听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觉得很熟悉,并且想说的话有很多。比如,有的学生将两个村的方言进行了对比,还有的学生讨论起哪里的话最像普通话等问题。在这个问题的问答中,地理课堂氛围活跃了起来。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我国有八大菜系,每个菜系都有其特点,你们喜欢什么菜系?这个问题将地理与美食进行联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非常积极。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喜欢粤菜,而专门对广东有所了解,也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菜属于哪个菜系。通过这样的问答,学生会在欢乐的气氛中逐渐学到地理知识,学习体验极佳。所以,教师需要将地理与生活进行有机地结合。
(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性
新课改以来,初中地理课堂上,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经验不足,认知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做好分组,然后提出问题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同时在小组内部,教师要求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智慧共享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学习“人口”这节知识时,由于本节知识难度不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提出问题:“我国人口特征以及人口分布状况是什么样的?说一说你对我国人口状况的看法”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在組内,组员合作学习,每个学生负责一小部分学习内容,个人任务完成后组内一起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促进智慧共享,最后小组讨论,每个人都要说一说对我国人口状况的看法。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三)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上,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目标,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外活动,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实践活动不但能够满足学科教学的需求,还可以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同时地理实践活动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例如,学习“地形和地势”这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的地形,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咨询本地居民、实地观察等。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拓展自身视野的同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锻炼自身的能力和相关技能,实现健康发展。
(四)多元化教与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与时代发展脱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的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能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之下,不仅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且学习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做好引路人角色,成为一名优秀的策划者,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好主演,成为一名有思想、有发现的时代少年。例如,在介绍四大地理区域时,教师首先可以从生活中的素材入手,以一段网络说词引入:北京人说他们风沙大,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们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们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寻求本质,揭示我国因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各个地区在自然、人文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之间有没有区别和联系呢?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复习干湿区的划分、人口界线的划分等一系列划分依据,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区域划分都是根据需要并按照一定依据进行的。接着,提供东南沿海某地区农业生产图片,让学生尝试着对该区域进行划分(如:划分丘陵、平原;林区、农耕区)。然后,让学生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传统交通方式、农业生产等方面归纳家乡的特征。最后,欣赏一段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几处地方与家乡存在哪些差异。这样,通过由点到面、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学习,一方面通过分析家乡的基本概况,初步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增进家乡自豪感;另一方面,认识地理环境中自然、人文等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五)锻炼学生地理表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就是地理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地理知识,用自己的话把地理信息传达给其他人。例如学习“气候”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天气播报员,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天气信息和地理信息传达给其他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地理知识的交流,提高学生理解力的同时促进知识的整合,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二、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虽然并不丰富,但却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所以,教师需要在地理教学中扬长避短,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地理学习感受,强化地理教学效果。并且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能力发展中获得地理综合实力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毛德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24):117-118.
[2]陈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74+78.
[3]张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27):54-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