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向辉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四种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其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如鱼儿和水的关系。离开了水的滋养,鱼儿将无法生存,窒息而死。语言这棵参天大树必须扎根于文化肥沃的土壤,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文化知识,比较文化差异,吸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尊,自强的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但是,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看到很多老师还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其中涉及的文化置若罔闻,觉得跟考试无关,浪费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的基础上恰如其分的输出,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如果运用不恰当,还可能会引起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英语教师作为传播中西方文化的使者,应该在课堂上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
一、深挖教材,感受文化差异
课堂是开展核心素养的主阵地,那么教材就是开展核心素养的武器。离开了教材谈文化素养,会让人感觉没有依托,天马行空。教材让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的同时,又很好的融入了西方文化背景相关的内容,这是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最好的切入点。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同时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五年级上册,讲到了西方的万圣节,我给学生们讲了万圣节的由来,万圣节穿的衣服,万圣节的习俗等等。在课堂上,还让孩子们学唱万圣节的歌曲,表演万圣节的话剧,孩子们在唱唱,玩玩,演演的形式下,对万圣节有了很深的了解。同时,我又介绍了我们中国的清明节,它们都是鬼节。但是中国的清明节更加注重的是对已故亲人的思念。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清明节的其他习俗如踏青,插柳,放飞筝等等。让孩子们对我们自己的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中来,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能用英语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让外国更多的了解中国,这也是英语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多渠道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教师不改变,教师不学习,课堂就很难改变。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观看英美文化视频,或者订阅一些图书区阅读,定期进行读书分享会,或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或者去外国游学等方式去学习。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如指掌,如數家珍,这样才能进行文化差异的对比。英语教师不仅肩负着把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也肩负着传承本土文化的重任。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博览群书,知识面广,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就某些节日文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也可以将文化信息的搜索给学生布置成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前分享,课中交流,课下总结的方式将自己所收获的总结一下,形成系统的知识。学生非常喜欢当小老师这种形式,这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讲唐人街一课时,我布置给学生这样的作业:为什么Chinatown叫唐人街,唐人街里有什么?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并且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获。这样主动参与的形式获得的东西要比被动听的效果好得多。而且,我发现,当学生在讲台上做presentation时,底下的学生全部都全神贯注的听,比让老师一直讲的效果要好。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互通有无,实现了有意义的交流。同时,也可以组织英语话剧,英语歌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熟练地运用了中西文化,真正达到了用英语交流,用英语做事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入英语课堂中,能够使原本枯燥的英语课堂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是学生感觉到了乐趣,同时拓宽了学生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应用知识。在讲My favorite season is spring.这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从地球的自转,到全球的气候差异,这些通过图文并茂带有声音的讲解,让学生对于季节的形成有了一个直观清晰的了解,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吸收了很多的知识,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真正形成素养。
总而言之,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核心素养的体现,也是对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英语文化教育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是一味的因循守旧,也不是一味的全盘吸收。而是让学生有一种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核心素养的脚步已经走进我们的英语课堂,作为新理念引领下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在立足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视立德树人为己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