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花芽
摘要:古代经典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浓缩,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智慧的凝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对初中学生进行古诗文经典诵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语言表达、写作和古诗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朗读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初中语文要求越来越严格;新的课程标准更是要求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积淀着深刻的历史意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就必须有诵读古诗这一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语文古诗诵读进行了探讨。
一、初中生古诗朗读经典诵读训练现状
课堂教学方式僵化,诵读环境压抑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对经典古诗文的讲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文进行了分析,将课文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将疑难句解剖得一丝不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老师们大多会利用课堂上的一部分让学生默读课文或提前课文预习,因此,课堂内外的同学都习惯了默不作声。诗文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长期的默读使学生这种情感受到压抑,许多学生把诵读当作一种负担,甚至害怕情绪化的诵读会被人嘲笑,对诵读诗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其次学生无法掌握经典古诗诵读技巧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培养诵读能力,首先要弄清古诗文的含义、了解作者的情感、只有深入阅读,才能掌握诵读技巧。
二、基于初中学生经典诵读的古诗文朗读训练研究
(一)发扬传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用“诗”来交流的国家,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无数诗人以诗会由、以诗进行,借诗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其中也有许多歌颂自己的的诗篇。比如,学生初次接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必然会被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情怀所震撼。文天祥面对敌人的招降顽强抵抗,虽然被俘虏了,却在生命的末尾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不畏死亡、英勇抗争的精神。把国家与个人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要与民族共存亡的坚定信念,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命运对人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只求问心无愧,留下这颗爱国的心,照耀史册就够了。这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发誓保卫祖国的优良品质值得新一代青年学习。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这首气贯长虹的名篇,能使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懂得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二)阅读中感受其情景
初中生这个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也是情绪容易被激发的时期。初中生情感丰富,对不同的事物有自己独特、鲜明、强烈的情感。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以情吸引情,架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比如在引导学生朗读《沁园春雪》这个词时,教师利用课前制作的PPT,引导学生在一个背景中知道毛主席创造了这个词,引导学生阅读当时的战争形势,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毛主席对历史英雄的遗憾和批判,以及他赢得革命的决心和信心。以巨大的冲劲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鼓励学生为未来不懈努力;比如在教诗《雨说》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雨天的感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对雨天有着各种各样的幻想和感受。有的同学认为雨天阴沉,适合安静思考;有的同学认为雨天洒脱,很容易摆脱所有跑进雨中洗澡的感觉;有同学认为雨天充满迷幻,花草树木变得朦胧,充满梦想和期待。学生对“雨”有不同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雨天的感受。“雨后的竹笋”“雨后的阳光”等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了雨天所代表的另一种意义,触摸到了诗歌的意境,读出了希望和期待,真正实现了郑愁予对孩子的期待。
(三)诵读中提高对诗文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诵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代诗歌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古代作家的情感观通常隐含于诗歌的字里行间,并运用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这些意象是学生鉴賞美的主要环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通过理解与想象,感受美的存在,使自己的审美情趣得以提升。举例来说,学习晏殊的《浣溪沙》,就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意象的美。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时光的激流中,大自然的花朵绽放谢是不可逆转的,即使再美好事物即使对美好事物再怎么不舍。但时间是残酷的,让人不由自主地引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慨。诵读时,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诗中的美,而且能理解光流逝时的无奈与忧伤。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表达
许多初中生在提到作文时感到头痛,其原因在于没有良好的材料积累,没有良好的情感表达,归根到底是缺乏良好的观察力和对事物洞察力以及善感的心灵。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自觉地寻找素材,学会感知周围的事物。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诵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构架、语感、情感、思想都要和谐融为一体,阅读时要朗朗上口,其义自见是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同学们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可以使自己的情感世界充实起来,具有善感的心灵,在写、读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含意。
结束语:
古诗文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现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碎片知识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越来越不重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和早读等时间,让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反复诵读,使他们体会到古诗文的美,从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郑祥启.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4(5).
[2]章颖菊.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
[3]李慧明.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新课程,201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