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时间:2024-08-31

摘  要  当前,商业银行为获取持久发展,增强盈利效果,实施明显转变,其根本原因是跟随市场变动实时调整,而其中相对关键的是互联网金融冲击。先天的开放特质和多样的金融选择,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商业银行客户分流问题,但同时从另一角度作用商业银行创新,从自身所具有的业务所衍生盈利模式,精细管理用户服务等,相应深入展开和互聯网金融间的博弈,全面提升自身盈利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冲击  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互联网金融逐步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原有的核心收入来源被压缩,其盈利能力受到巨大挑战。在作用金融市场中,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直观表现是,商业银行原本的业务收入减少,小微企业融资上成为强劲对手。同时,金融脱媒速度加快,从而挤占了商业银行较多生存领域,加之部分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上投入不足,对潜在客户信息数据缺乏整合应用,所以自身的盈利能力在新金融环境下大打折扣。为此,商业银行需尽快转变,主动探究生存之策,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原因

贷款是商业银行关键资产业务,也是盈利的核心渠道,但互联网金融则通过创新,不断地推出现代融资类业务。原本会归属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被新的业务所“抢夺”,那么直接会缩减商业银行业务规模,其利润不可避免地要降低。在资金结构中,商业银行基本来自于存款,在这之中产生的存贷利差为获取收益的根本。假如为了控制互联网金融截取大量的存款,采用提升存款利率的手段,则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所以,无论是显性还是长久的发展来说,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可以凭借提高自身的利息成本、争夺存款量等方式来实现,这也正是商业银行所转变盈利模式所要考虑的底层思维[1]。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就利润角度分析,还体现在佣金、手续费收入方面。在影响对象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区别于第三方的理财销售平台,前者作用的是手续费方面的收入,后者影响的则是理财业务、代销业务等方面的收入,所以银行在此类业务方面的地位被抢夺,自身的收入也在另一方面会被缩减。

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盈利表现

(一)存贷利差盈利表现

在存贷利差表现上,受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既有机遇,同时也不乏弊端。首先,在机遇方面体现在转变上,商业银行为与时共进,存贷利差模式升级转型,上升至网络化模式,并相应对贷款业务、存款业务流程做出了简化。各个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特征,引入信息技术争夺网络平台,推出个性化的互联网金融软件,将业务分布在网络进行,客户依托手机软件可以快速办理基础贷款业务。这一方面减少了银行的业务成本支出,提高了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则为客户创造了便利条件,降低了办理贷款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损失。

其次在弊端层面,对于原本商业银行占有的贷款业务客户,凭借简易金融业务,非银行互联金融平台对其进行了稀释。比如支付宝中设置的余额宝,即等同于商业银自身所拥有的存款业务。然而在利率方面,央行对余额宝的调控极为有限,它具有略微高于商业银行的利率,且用户积累资本的递增下,年化收益相应会增长。用户在相似业务对比下,则会倾向选择余额宝存在的优势,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自然会受到压缩[2]。另外,在贷款业务方面,支付宝下的蚂蚁借呗同样具有相似的功能,因其并没有明确定位于贷款金融平台,并不会深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而目前干预最大的是非银行贷款金融机构,它们会带来较大的分流问题。

(二)中间业务表现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客户提供代理咨询和收付结算等一系列的有偿服务,其中商业银行扮了代理人的角色。互联网金融对这一业务的冲击体现在降低的非利息收入方面,最终则作用商业银行的盈利。商业银行在代理业务运转中,因具备的稳定性和高信誉度等特质,使得保险代缴、企业工资代发等业务成为核心盈利点的关键中间业务,这就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尚且不能匹敌。然而其在发展速度上较快,所以商业银行要简化自身的代理服务程序,提供优质、快捷服务。

(三)信用卡业务表现

网络消费逐步成为现代主流的消费方式,对比商业银行发展的信用卡业务,用户更愿意选择支付宝下的蚂蚁花呗,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扩展和需求满足下,大众降低了对信用卡的使用率。因此,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商业银行面临着下滑趋势。且手机普及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相应也再深化演变,除了线上占据关键地位,相应会从开拓线下市场。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则承担更大的竞争压力[3]。

三、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策略

(一)连接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创全方位合作模式

单一的发展模式,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并不能够满足商业银行盈利需求,必须快速融入互联网金融中,开创新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将自身的营销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开辟精准营销平台。这主要是对客户画像的定位,从消费指数、风险偏好等发方面掌握信息数据,然后在用户清晰的画像指引下试试精确营销策略,为其提供个性定制的金融产品,吸引客户驻足,使其能够与银行实现共赢目标;另一方面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借助金融科技做出合理的防范。对比原有的人力征信服务方式,互联网技术下可以广泛采集征信数据,相应可以延伸到更多的人群。商业银行需要就此和征信平台强化合作,在大数据支持下,更有效、准确地筛查贷款客户,对信用额度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做好风险防范,有效控制风险损失。此外,还需要结合新型平台开辟金融合作服务模式[4]。在发展中,商业银行具有金融中介的身份,即在资金方面,给予不同类型企业需求支持。当下,针对新衍生出的综合金融服务,其中以电商、现代物流为基础,形成了供应链平台,银行作为其链条中的金融服务商,以支持核心企业为首要任务,则相同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能够具备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同时要控制融通资金处于正常范围内。

(二)把握互联网金融优势,实现盈利互补

我国新中产阶级规模扩展,更多的家庭需要对资产做出配置,商业银行需要认清自身优势,不断地开发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在理财服务上满足个性要求,以此来补充互联网金融下所形成的小众金融产品。特别是私人银行业务,想对比其他金融服务模式,其往往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商业银行就此可以从中间业务进行突破,为自身获取更多收入来源。其次,线下渠道是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可以进行恰当的补充,在金融领域开辟全方位服务的线上线下运行空间。同时,行业银行还需要扩张并且升级自身的线下网点,使其具备智能化、综合化等特征,以此为不同的用户在需求上提供便利,创造最佳的金融服务环境[5]。另外,在金融人才方面,互联网金融目前缺乏丰富从业经验和高素质的人才,商业银行则因具备学校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支持,更具备人才储备优势,加之还有着产品开发和设计经验,所以将其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出优质金融产品,既能够实现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目标,同时也会提高利润增长空间。

(三)基于自身特征,从关键业务做出盈利创新

资产、负债、中间三层业务方面,商业银行都需要分别做出盈利创新,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刺激。首先,资产方面要着眼于中小微企业、个人贷款业务的拓展,引入互联网金融运行思维,构建网络信用评估模式,提升征信评估效果,降低贷款风险;其次,负债业务上,注重长尾客户,设计具体且针对性的理财服务,以更好地解决货期存款客户存在的流失问题。同时,在存款利率上,商业银行容易在上限方面被制约,而互联网金融产品所提供的高收益优势则会带来巨大挑战,这会导致商业银行降低引入存款的能力。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率上做出恰当的调整,以加强自身在存款上的吸纳效果,凭借原有的关键业务实现盈利创新,真正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中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商业银行获取盈利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冲击越加明显,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波及,存贷利差同时也出现变化。所以要保证盈利能力不受损,商业银行需要在新金融背景下,开辟全新合作模式,以自身优势来弥补互联网金融不同方面存在的缺陷,创新盈利渠道,开创多元盈利空间,满足个性金融需求从而推动金融领域向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峰,闫君.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盈利:冲击抑或助推——基于盈利能力与盈利结构的双重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9,41(04):100-108.

[2]叶娟,黄永兴.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来自中国110家商业银行的数据[J].改革与战略,2019,35(04):117-124.

[3]蔡志强,严晓楠.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及绩效影响研究综述[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8,38(01):33-38.

[4]张景倩.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2):113-118.

[5]吳成颂,王超,倪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沪深股市上市商业银行的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2):90-97.

卢品瑜  上海添弘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