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4-08-31

王士东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在新课改理念下发现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和原因是第一步,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有效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策划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提问让学生有层次、有目标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积极评价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成就感,推动学生更为主动地探究物理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标准

引言: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物理教师所进行尝试和教研成果愈加丰富,借助前人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知识。教学理念的更新与物理知识呈现形式的丰富多样,使得学生学习压力和教师的授课压力有效降低,从教学现状出发,解决授课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教学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身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并未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留有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导致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无法进行充分的思考。另外,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思想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却不能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无法激发学生进行独特的思考,限制著教学的有效开展。

1.2枯燥抽象

以往的物理课堂特点就是过于枯燥抽象,如果教师在现代物理课堂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就无法达到教学的标准,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来自于教材。此类教学方式缺乏先进性,由于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拓展相应的内容,并且物理知识大多较为复杂抽象,因此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吸收效率过低,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不会主动学习。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应用并不合理,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对相应的情境加以设计,不仅无法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改善,并且还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1.3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育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目前在教学阶段的大部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高中物理教师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教学情境的单一枯燥,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实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无法深入地理解,透析和掌握知识有着怎样的本质内涵;更加无法运用自身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无法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进行批判,进而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知识迁移。针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学生缺乏辨认能力,无法综合地对其进行比较,他们在潜意识中容易形成一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在实际学习中只将其作为一种必要的学习任务去完成而已。在这种全凭记忆和模仿的操作实践中,学生不能真正地提升,也无法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1]。

2如何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1引入前沿信息,培养科学态度

物理知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可以说,物理知识随时代的发展更迭,新理论在不断更换旧理论。因此,对于高中生的物理教学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引入最前沿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如日本高能加速器机构预言了自然界中至少有三个夸克家族的存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南部阳一郎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对称自发破缺机制,激励学生深入物理探究工作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只有培养科学态度才能更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建立学习物理的兴趣。以行星的运动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太空之旅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宇宙飞船发射后能够成功到达预定的轨道?飞船在太空空间站加油的时候与相关设备处于什么状态?在自由落体相关教学中,教师可询问学生为什么重量不一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能够同时落地?此外,教师也可引入多个科学家的小故事,如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爱迪生失败99次后才发明灯泡等,鼓励学生学习这些物理学家身上的品格,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2.2提问启发,引导对话

思维总是由问题启发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提问,让学生的思路随着问题的解答层层递进,主动地思考,构建知识结构,体验物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在提问、探索和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让教师捕捉到其情感态度,教师的回复能让学生感到尊重和平等,自然的互动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提升教学有效性。

2.3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认知以及错误解答,教师不应当用一刀切的方式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教师如果只是一昧的去强硬纠正学生的错误,那么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将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符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发展并且还与我国物理教学规律相契合。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对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教学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将所有学生按照成绩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在每一个小组当中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之间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惯性以及惯性大小的量度。在讨论过程当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可以请组内的优秀学生配合老师的指导工作。通过这种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合作的方式,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3]。

2.4借助网络教学,提升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实验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部分高中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不到位,导致其在学习物理实验的内容时常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尝试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教学中,通过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在为学生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三种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即学生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而后,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可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和将要教学的物理实验内容相关的视频,并在课上为学生进行播放。尤其是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并不完善,一些实验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教师可从网络上寻找一些大型实验室进行本实验的视频,将其下载下来并在物理实验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这样可以有效拓展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让高中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对物理实验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可有效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自由落体运动”部分时,笔者从网络上寻找了一些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本实验的视频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了播放。视频中的实验过程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有很大出入,但这让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物理实验产生了更深的理解,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对其科学探究素养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从增强课堂教学准备的科学性开始,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面向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丽珍.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2]祁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9):8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