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第三学段学生“快乐读书吧”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

时间:2024-08-31

周亚珍

摘 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小学生认知世界、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体验的获得有着良好的提升作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模块正是为教师提供阅读教学资源,为学生打开阅读兴趣的起点。因此,笔者基于第三学段学生“快乐读书吧”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教学案例

一、深入阅读的重要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少语文教师发现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板块——“快乐读书吧”,这是以往所有教材中从未出现过的,这在不经意中向教师和学生渗透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经过整理,笔者发现“快乐读书吧”所推荐的阅读书籍涉及范围广泛:有童谣儿歌类的,有童话故事类的,有寓言故事类的,有民间故事类的,有神话故事类的,有自传体小说类的;有国内名著,也有世界名著;每一册的“快乐读书吧”所要引导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不同的:有的要求是鼓励多读书,有的要求是读读背背记记,有的要求是学会复述故事,有的要求是梳理故事情节,有的要求是品读人物形象。

另外,我们也发现,每个学段“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能力指向在循序渐进地螺旋式提升:第一学段(一、二年级)阅读指向短小的单篇式故事阅读,重在培养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第二学段(三、四年级)阅读指向同一系列整本书的篇目式故事阅读,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指向整本书导向的名著阅读,重在培养学生促进思维发展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第三学段学生来说,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育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部编版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板块,只是笼统地教育学生“把书买来看一看”。这从深度学习的教学角度来看,一方面是教师对新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解读不到位,对课外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育学生深入阅读,在不悱不启的阅读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才能有助于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思维蠢蠢欲动,能力旋转跳跃。

二、“快乐读书吧”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研究过程

(一)学情分析

笔者所处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心级学校,学生来源却来自全国各地,90%左右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其次,小学高年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很多学生由于长期缺乏思维的正确引导,不少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从平常的一些阅读题中就不难看出,学生思考问题具有表象性,无法从深层次去思索文章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可见在深入阅读学习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性。

(二)做法与经验

1. 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由于每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课外所阅读的书籍也是五花八门,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的深入教学,笔者在班中提倡学生根据“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施行全班共读一本书的建议。

(1)全班共读。笔者向全班学生推荐共同阅读的第一本书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而推荐阅读的。虽然学生阅读的是同一本书,但是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也是积累优美词句的平台,因此在阅读时,要求学生每两日进行一次好词佳句的摘录。这样的阅读要求既能督促每位学生保证阅读的进度,又能在积累好词佳句中学会欣赏美文,还能让学生在甄别选择中触动思维辨析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学生慢慢爱上阅读。

(2)个性阅读。当学生喜欢阅读后,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差异,于是在推荐阅读《城南旧事》的同时,笔者鼓励一部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进行阅读的积累,这是因人而异的一种教学策略,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让“先富起来”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在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 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教师不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课外阅读就是走过场。因此深入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单篇阅读导图梳理法。笔者每周向学生推荐一篇美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条理梳理画一画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变得直观、具体,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阅读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长篇阅读精彩片段分析法。小学生的长篇阅读主要以故事、小说类为主,书中有很多重要人物或者精彩情节,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对人物形象或者某个精彩片段进行读后感受的评析。不管是人物形象分析还是情节感受评价,都要结合书中的事例去思考,这就势必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思考,自然也就能促进学生思維能力的发展,从中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

3. 提升阅读思维,让学生融会阅读

如果说在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爱上了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了阅读,那么通过阅读来提升第三学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使学生在今后的自我阅读中形成融会贯通阅读的能力。

(1)梳理人物关系导图。一部长篇小说中总会出现很多人物,当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与思考后,要求学生把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弄清楚,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人物关系图。因为思维导图的梳理建构可以将人物关系变得更为直观、具体,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阅读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分享交流阅读经验。笔者每个月都会安排班级学生共同读完一本书,然后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分享会。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于书中所要表达的主题理解都是不同的,通过阅读分享,学生之间的思想就会得到共享,对于书中主题的理解就会更加到位,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三、启发与思考

基于以上深入阅读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倍增,课间常见学生捧着一本书静心阅读,或者三五成群讨论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日趋发展,课堂教学中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日益成熟,阅读题的思考也不再浮于表面。

(一)深入阅读的意义

深入阅读教學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语文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新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提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教师从旁点拨,因此一个班级“同阅”一本书或者一篇短文,既有利于教师家长齐抓共管,又有利于学生彼此交流。

深入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潜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二)亟待解决的后续问题

家庭阅读的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在家阅读的时间得不到保障。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外来务工子女,家长更关注的是赚钱养家的物质基础,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层面。特别是班级中有些学生是家中的哥哥姐姐,父母就把照管弟弟妹妹的责任交给了他们,所以放学后,就无法保证学生在家的阅读时间。

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购买课外书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班中不少学生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长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想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同阅”的书籍,家长会有不少怨言,这样就导致一批学生的阅读书目无法得到保障,从而给笔者的阅读教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学生阅读的水平不一,阅读的速度不同,给阅读进度带来一定的困扰。给学生推荐了阅读书目后,笔者的原意是希望通过同一本书的阅读,引发一场大讨论,办一场读书分享交流活动,但是班中学生阅读层次参差不齐,导致分享会一拖再拖,结果就不了了之。而思维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才会有火花四溅,因此让思维“共跃”的目的也得不到更好地延展。

因此,在后续的深入阅读教学活动中,笔者应该转变阅读策略,比如可以推进家庭亲子阅读的活动,让家长参与才会有更多阅读的保障;也可以实行读书小组共享阅读书籍的活动,让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内阅读,交流话题会更有效。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中心小学,宁波315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