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时间:2024-08-31

孙芳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指尖上。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不断的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孩子思维的训练也是在各种操作活动中得到发展的。“陶里陶器”社团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方式,既满足了孩子们天生爱玩泥巴的兴趣,又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得到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大概念、大单元、大任务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是对原有知识的标准化教学设计的突破,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多种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陶里陶器”社团中的孩子们,都可以通过“做”,去体验生活、学习技能、领悟艺术、追求生活之“美”。

一、在自由期盼中生根发芽

从人美版美术课本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学期都会涉及一节陶艺课程,从孩子们自带陶泥的行为表象上我们就能直观体会到孩子是非常珍惜这两个课时的。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让每个孩子都能深入的体验陶艺的艺术内涵,实属困难。于是我们学校的三位美术老师一起开创了“陶里陶器”这个社团,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便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随时来体验和传承“非遗”。我们的这个社团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短短两周内已经全部解决硬件问题,大到烤箱小到一块桌垫一个围裙。“陶里陶器”社团就在孩子与老师和家长的期盼中生根了。

“陶里陶器”工作坊分为两大区域,陶土捏制DIY区,后期装饰区,工作坊的四周柜子上摆放着孩子与老师制作完成的作品。整体工作坊的布置井然有序、和谐统一。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工作坊中聚集了一至六年级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在一起自由的尽情对话、交流、体验,这种自由是基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这种自由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技能技巧的学习。所以这里的每件作品都包含着小设计师们的智慧碰撞的结晶。通过“玩中学,学中悟”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后期的装饰区,会让所有的参观者看到我们社团的未来,因为这里映射了所有孩子们的创意和畅想。

二、在设定情境中解读情感

新时代学校美育观念下的美术社团教学应注重情感素质的培养,指向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机械的模仿猶如一名拙劣的摄影师,不是“无情无义”就是“虚情假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专家的知识都是镶嵌在应用的情境之中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意义的感受与理解主要还是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来实现的。真实的情感是教学中理解和表达内心的基础,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然、积极、健康的情境,对学生的创作灵感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赋予作品生命力,有效提升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格调。在《历代名画记》中记录唐代张彦远赞扬顾恺之的人物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我们教师要把教学设计成学习者参与丰富而具体的真实社会实践,这样学到的知识也是真实的,有情感的创作者才会让他的作品深透出创作意图并得以永存。

记得在一次专家的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则案例,这是一节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课,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外貌特征的作文。首先这位老师没有让孩子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自己印象中的一位人物,而是让孩子们写站在眼前的老师“我”。几位学生简单的描述之后,老师说:“其实这次我是想让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老师想去征婚。”一下子学生就明白了,不能这样写,要写的帅气一点。学生们修改之后,老师紧接着又提出质疑:“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是如果文字与现实差距太大,我怕见面的时候被人骂。”紧接着学生立马又改了自己的作文,学生知道要写的准确、具体、生动,要多用褒义词,看人让人舒服。就这样一次次的深入修改“征婚稿”。完成后,老师又说,征婚广告光有文字还不行,还有应该有点别的什么东西,请同学们帮忙策划。学生表现的更加来劲和投入。听了这一节语文课,顿时让我豁然开朗。还有一次的听课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一位台湾年轻教师的一节美术课。她一开始进入课堂就播放着柔美的音乐。然后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乍一听以为自己在听一节音乐课。接下来老师用温柔的语气说:“这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请同学们伸出小手,你们摸到了大树的树干了吗?我摸到了一棵老树,好粗糙的树皮。哎呀,好像刮到我的手了。我又摸到了一棵树,这棵树的树皮要光滑很多哦!你们摸到大树了吗?什么样的大树呢?”请学生先回答,然后试着一起画一画。紧接着继续听音乐,感受一阵清风吹来,树枝发生着变化,树叶发出了沙啦啦的声音。老师说着、画着;同时学生看着、感受着、画着。这两节课,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真实的学习是与现实生活、与世界相关联的复杂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需要以生活情境作为大背景的,在生活情境中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有了真实的情感才能赋予我们作品真正的活力,而不只是一个花瓶或是一件装饰品。

例如在构设陶艺课《树》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利用不同时段早、中、晚创设不同意境的树林,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视频伴随优美的音乐,初步感知不同时段的树林的不同温度。教师再配上三种意境的读白:

镜片1:清晨,一束暖暖的阳光穿过缝隙,洒入树林。你看,那树直直的挺立着,笔直的树干上翠叶茂密,好像是一位穿着褐色军装的展示。

镜片2:午后的小树林是避暑的好地方,幽静荫凉。矮小的红叶枫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的那么鲜艳,那么可爱。深处的黄色又是谁呢?对,是银杏,她正妖娆地扇动着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

镜片3:太阳把金子般的余晖毫无保留的洒在了大树斑驳的树皮上,远远望去,那大树如同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好像在跟底下的小树苗诉说着什么。

在以上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复原的方式,运用音乐、视频、读白来还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三种镜片,一是培养学生的感觉,触景生情,在情境的再现中锻炼学生的感官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幻觉,通过“述境”让学生的所看所听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温度,凸显出情感的优势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培养学生的直觉,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来打通学生对事物的一种潜在的直觉,基于语言形式来解读图像,借助视频和音乐来获取图像的事实意义,通过移情内化情感的表现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陶艺创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意,使儿童能随心所欲、自由大胆的表达情感,并通过老师的帮助得到创意的完善,最后使孩子得到成功的喜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交流碰撞中探寻思想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用问题去引导孩子思考,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交流。其实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都明白此时站在讲台前的教师并不一定是真正期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在等待自己所需要的想法。如果遇到差错,教师也不想再浪费时间,就会继续指引所谓正确的方向,直至学生汇报的内容与教师自己的预设一致。所以现实的情况往往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再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代表发言,可以是指定学生发言,也可以是“举手”争抢发言,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是否真正关注到,学生表达的是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呢?如果学生本身就是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想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这样的愿望能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满足吗?

在陶艺课堂中,我们首先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我们都会给学生十分钟提问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约定俗成的“陶器十分钟”。可以直接提问老师,也可以与学生先进行交流再提问。这样开放式的交流,该如何引导、如何调控?我们社团在开始上课之前按照学生进教室的顺序进行抽签,所抽到的数字就是你在“陶器十分钟”里提问或者回答问题的顺序。学生更多的是提问他想制作这件陶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甚至还有些学生是带着图片来的。按照顺序学生可以首先抛出问题——教师负责记录问题——学生选择交流问题——按照问题的序号解决问题——教师负责把“交流单”填写完整,并及时放进教室“公示栏”。当然有些问题我们可以暂时保留,因为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在实践中解决了自己的难题,或者是帮助别人解决了难题,此时学生的成就感会加倍。对于教师来说,这一张张的“交流单”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教学更能彰显出课程研究的发展性,更能体现出本课程的价值衍生。

古人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成就完美,教学中的每处细节都可能会闪耀着教育的光芒。就像这“陶器十分钟”,这是指向“适兴”而学,体现“适性”教育的一道微光。

四、在自主创意中主动学习

在陶艺的工具箱里一般都会配备很多的辅助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的陶艺作品才能更加生动的体现细节之处,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加精致,更能真正的指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因此,我们三位社团的老师都会有一个习惯,搜集生活中的“教具”,只要我们发现这个东西对我们的教学有一点点用处,我们都会把它带进教室,让学生一起来试一试这个好玩的“玩具”。在陶里陶器工作坊后面有两个收纳盒,里面放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宝贝”。一开始,这些宝贝都是老师放进去的,时间久了,我们会发现收纳盒中的“宝贝”越来越多,原来都是学生上课时候自己带来偷偷放进去。记得有一次,我们做花瓶,有一位女生在花瓶的底座部位雕刻上了很多的水波纹,排序也做的很精致,真有点复古的意蕴。我们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于是她立马跑去收纳盒里找出一个小玩意儿,“孙老师,这是我上次带来的,妈妈说她不要了,我觉得她挺好玩的,正好这次做花瓶能够派上用场。”我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女士化妆用的眼睫毛夹子。我立马忍不住过去抱抱她,其他学生也鼓掌表示佩服。也因为这样,我们的课堂多了很多的亮点和掌声。

在实践的环节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具”不一定就适合做学生的“学具”,老师在使用时觉得得心应手,但是学生用起来可能就觉得有点别扭,甚至有时孩子还会觉得老师用这个“玩具”做出来的作品并不在自己的审美点上。二是这位学生的“学具”并不适合其他孩子使用。因为在实践中,我发现一开始他很想用这个玩具来做出像好朋友一样好看的效果,但是五分钟过后他还是放弃了,主动把这个“玩具”放回了收纳盒中。适合才是最好的,使用辅助的工具,还是要讲究三个字“刚刚好”!

不管是“教具”还是“学具”,在陶艺课堂中都是学生的玩具,这些玩具有时候是学习的导火索,有时候是思维的引爆器。因为当孩子们把新玩具带进课堂的时候,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从发展能力的角度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永远起自于主体的积极过程。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它之后,就会产生动手制作的欲念,这种及时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行为能起到发展学生创作、创新的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

教师要有“大概念”意识,从整体着眼,从“大”处着眼,超越单一的知识点和技能,而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思考课程育人的本质。强调学生学习历程的“完整”,避免传统的“课时”逻辑,强调“以学习定时间”,而不是“以时间定学习”。可能这个“以学习定时间”在别的课程中很难去实现,但是我想在“陶里陶器”社团中一定能实现这种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状态。我们教师还是要努力做好以学生“何以学会”做教学设计,而非着眼于教师如何教。要更注重的是“学会”“学透”——竭力做好说中学,悟中学,做中学。

陶艺课程中,通过主题性、趣味性的课程设计,运用各种专业的陶艺技法,如捏、搓、拍、盘、压、印、画等,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作力,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我们还会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加深孩子们对陶艺文化底蕴的兴趣。我们的老师更注重儿童艺术的本真状态,强调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情感的表达和即兴发挥。在学生的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对称、不规则、甚至是开裂等缺陷,恰恰是体现稚拙的生命之美。我们“陶里陶器”社团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在这里没有命令,老师也不是指挥者,我们只会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这也正是指向适兴课堂的适性教育的目的所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