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小学数学“最多”“至少”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4-08-31

李雪飞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在解答“最多”和“至少”这一类题型时往往因为对问题解读不到位,出现解题困难。因此,引导学生去辨析问题中的“最多”和“至少”的意义对解题至关重要。同时,“最多”和“至少”这类题型往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最多”和“至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最多”;“至少”;数学教学

解决问题关键是对信息做出解读,这个能力非常重要。本次课程聚焦解决问题领域,研究的课例是《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例题内容为: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教学中学生自主尝试后,就把坐满的5条船当作至少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学生觉得5比6要少,其次学生觉得第6条船租来就浪费了,应该舍去。

这个例题的信息中的“最多”和“至少”这两个词语,字面解读很简单,但是结合具体情境需要“去尾”还是“进一”的时候学生就出现了困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有余数的除法,本身对余数的理解就有些困难,再加上还要思考如何调整余数,可谓是难上加难。可见,学生的理解不能单单停留在词语的字面理解上,那么教师如何结合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问题的剖析

(一)追根溯源,找出学生的起点

《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一般题目表征同时呈现“最多”和“至少”,其实“最多”和“至少”这两个词语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据笔者统计,“最多”第一次出现在一年级下册(如图1),这里的“最多”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辨一辨得到答案。此外,在练习中出现了与“最多”意义相同的词——“限载”(如图2),学生在理解“限载”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只能坐60人,一种是最多坐60人,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辨析,也理解过最多坐60人的意思。

“至少”最早渗透在同数连减课堂练习中,但没有再直接出现。

如:20只小兔,6只住一个小屋,3间小屋够吗?

再如:妈妈买了18个梨,4个装1袋,需要( )个袋子才能全部装完?

学生是利用圈一圈,画一画来解决问题,图(3)是一年级学习同数连减后学生探究作业的部分作品。

综上所述,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基础,但是情境分析是难点,之前的学习中,“最多”和“至少”都是单独出现的,问题指向比较清晰。而二年级《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中是同时呈现的,且信息中的“最多”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范围,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另外“至少”学生的理解误区是认为每条坐满的船只才是需要租赁的船只,这是学生对于问题辨析的混淆。

(二)序列分析,体现解读的必要

从上表不难发现,“最多”“至少”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分布脉络清晰,可以分成三条主线。第一条有余数除法,需要学生对余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处理;第二条,在学习了几何图形以后,求周长、总棱长、表面积等,但这块内容,“至少”更多是为了说明材料的损耗忽略不计。

如: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cm、30cm、20cm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

第一条,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情境分析不明确,导致最终结果判定失误,但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最终能够合理处理;第二条,几何图形的学习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这也说明选择合适的情景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第三条,在处理四年级上册的运筹问题、五年级下册的找次品问题以及六年级下册的鸽巢问题时,解决问题时都要考虑“至少”的问题,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寻找最佳最优的策略。但这块内容也是教师最费心思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至少”“最多”理解不到位。

如:五年级下册利用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来解决问题。学生很容易抓住关键词“最多…‘至少”来进行解决。但很多学生仅仅着眼于关键词。例如下面這组题目:

1.用48盒核桃和36盒开心果装成礼盒装,且正好装完,如果各礼盒装中的核桃和开心果的盒数分别相同,每盒礼盒装里至少有几盒核桃,几盒开心果?

2.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截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截(4 12 15 60)。

对于这两题解答情况我们做了抽样分析,第1题正确率为37.8%,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看到“至少”就下意识地求最小公倍数;第2题正确率85.3%,也有部分学生看到“至少”直接求最小公倍数,但也有看到“尽可能大”求最大公因数。这恰恰证明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至少”在这些题中的含义。

二、解决策略

(一)关注情境创设,放大多元表征

课前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前测,“46个同学去春游,每辆车限坐8人,至少需要用几辆车?”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图示表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教材和前测分析,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很好地理解,只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困惑。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不明白46人要全部上车,只关注了问题中的“至少”两字,认为剩余的人不上车才能达到车辆最少。这部分学生对于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不够理解,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创设了有效的情境吸引学生自主参与,也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两节课分别设计了以“租船问题”“烘焙房中的数学问题”为情境依托展开任务设计。

“烘焙店里有22个香甜面包,每包最多装4个,至少需要装多少包?”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对于余数的调整都是放在具体情境中展开的,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有效引导学生具象表征,包括图示表征、语言表征和算式表征,然后做具体的分析沟通。

(二)厘清任务指向,分散学习难点

让学生解读信息之后,通常教师就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解读,并进一步厘清任务的指向。

首先学生找完信息后,先确认乘船人数,必须“全部上船”;再解读信息“限乘”,学生的回答不外乎两种:只能坐4人或最多坐4人,那么这两种答案有区别吗?要让学生进一步辨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限乘”和“最多”的对接。然后再把“限乘”改为“最多”,最多4人,就是不能超过4人,可以坐4人,也可以坐少于4人。那么要使船最少,又该怎么坐呢?引导学生思考必须“尽量坐满”,抓住这两条,学生在具体图示表征的时候就有了抓手,不会偏离方向。

通过图示表征和算式表征,然后比较辨析理解“+1”。学生通过数形结合,自主体验: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比一比,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答案,然后进行汇集,交流,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只有尽量每条船坐满,才会出现船的数量最少,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至少…‘进1”的道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经验与常识中的提炼和发展。

(三)题组对比强化,丰富情境体验

一个例题被解决了,并不代表学生就学会了,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情境模拟,使学生对具体的情境有一定的辨析力。通过题组对比、快速选择等,进一步让学生内化“最多”“至少”,拓展知识,锻炼思维。

1.有17元钱,买3元一本的笔记本,最多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17÷3=5(本)……2(元)

2.春游搭帐篷,一共有17人,每個帐篷住3人,至少要搭几顶帐篷?

17÷3=5(顶)……2(人)

5 +1=6(顶)

总之,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锻炼思维、建构知识。但教师也应该明白很多问题应关注序列、关注细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9).

[2]邵陈标.经历“数学化”凸显“有效性”——“有余数除法”教学案例分析[J].辽宁教育,2007(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