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潘光宇
摘 要:微课,形式上“微”,内容上“精”,整体效果追求“妙”。微课,是把新兴媒体应用于课堂上的全新教学形式。利用好“微课”技术,运用微课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建立合理的阅读意境、明确文章的题旨、拓展延伸,能够提高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微课;合作性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活力,缺少趣味和创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那就谈不上达成高效课堂。为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此,要加深广大师生对微课教学的了解,借以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顺利实施。
微课是指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微课更好地促进初中語文“合作阅读”?
一、运用微课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在开展微课教学时,应按照相应的阅读文章内容进行微课视频制作,并保证视频中讲解者吐字清晰,语速适中,确保初中生更好地融入初中阅读教学当中。
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想要学生深入阅读以了解文章核心内容以及苏州园林的各种特点,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在课前设计并制作好相关内容的微课课件,包括幻灯片以及小视频等,然后让学生先初读一遍文章。在初读完之后,再开展微课教学,运用微课的教学内容促发学生再次“深度阅读”。这种模式作用下,学生可以完成“深度阅读”的任务,才能更好地从文章中了解并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运用微课建立合理的阅读意境
微课的一大特性就是能将图像、声音以及文字结合起来,以动态的模式把枯燥的诗歌变得生动形象。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创造一个颠覆时空的阅读情景,让学生更能感受到阅读意境,从而产生阅读的情趣,也更加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
例如,在深入阅读《过故人庄》这首诗时,可以使用微课将诗歌当中的意境及环境展示出来,比如人物形象、环境色彩以及搭配合适的音乐等。诗中,作者的欢愉情怀,见到故人的激动与兴奋,以及两人之间的情谊等要素,都可以利用微课予以体现。结合诗歌的每个语音重点,恰当地搭配好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和谐浓郁的氛围下,融入诗歌当中,感受诗的情感,体会诗的意境,从而能够深化阅读。
三、运用微课明确文章的题旨
很多初中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都会觉得从头到尾阅读消耗了大量时间,而读完之后却不明确文章所述内容,也就把控不好文章的主体核心。在阅读许多课文时,合理运用微课,就能把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以及情景完全展示出来,整合其内在逻辑关联。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的主旨,从而把握住全文的阅读思维。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这一文章时,可以利用微课配上比较俏皮搞怪的音乐,将文章中皇帝几次换衣服的地方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清晰明白这些地方正是文章所讲的重点。特别是最后皇帝光着身体游行时,小孩子点破谎言,这个地方更是可以应用微课手段进行突出。这样使得学生在短时间里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主旨,更深入透彻地阅读。
四、运用微课拓展延伸,培养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就文章当中一些对自然环境的详细描述是否可以去掉,以及这些描述有何意义进行微课指导。文章中许多地方都大量铺垫了对自然环境的修饰,看似无关紧要,实质是有其价值意义的。利用微课将文章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明白对于不同的环境描述是有着其相对应的作用。这种微课引导模式,一改传统的教师述说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极大激励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环境之中,及时发现文章核心内容以及词句价值,进而实现了“合作阅读”的意义,也就顺利解决掉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语文教学仅局限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立足课本的同时,跳出课堂,跳出课本,如果我们能做到将课本与课外一些丰富的资源信息结合起来,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不仅会让知识有了深度、广度,也会让知识系统化、明晰化,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在运用“微课”进行语文合作性阅读时,笔者认为微课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短小精悍;易于扩充,使用方便。它要求“精”“微”,突出重点、难点、疑点,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讲明关键问题。教师可以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合作性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龙镇.微课来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框框[N].广东科技报,2013-02-01(005).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05).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程下的山区中学合作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112)的研究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