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8-31

周福荣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能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发,提出落实教学的规范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策略,以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小学基础教育课程的加深和发展,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逐渐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让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呈现出了新气象。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经历使笔者深刻体会到:小学数学教学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时刻在教学的过程中追求严谨、和谐、善变的数学课堂。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落实教学的规范要求

在推进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很多教学要求与规范发生细微的变化,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反复阅读,不但要参考《数学教师教学用书》,还要阅读教材解读材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章,尽量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规范要求。比如分数四则计算结果,旧教材要求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新课程教材上的例题没有这个要求,不少教师就没有要求学生这样做。事实上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必须要求学生把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如分数的书写,旧教材在教学参考书中有提出书写顺序的要求,而新教材以及新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一直都按照旧教材“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直到最近看到某杂志上的一篇讨论文章,认为“像上面的书写要求,只是首选,不是唯一”,因为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看,就应该“先写分子,再写分数线,最后写分母”比较顺从。笔者才发现要求学生按照旧教材教参中的书写顺序书写分数,是不严谨的教学规范要求,教师应该提高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

小学数学教材的绝大多数知识对于教师来说,理解不存在问题,但是教材编写者考虑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有些没有明确写出知识点,而是以例题或问题解决来代替,有些没有写出知识的产生背景与去向,留给一线教师较大的处理空间。针对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备课不认真,就会导致教学工作不严谨,以致出错。像“a”(a是不为0的自然数)这样的分数,教材中没有明确说明它是真分数、假分数或带分数,不少教师都认为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理由是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其实,按照分数的意义来衡量,它不是分数,更不是假分数,它是整数,是写成假分数形式来表示的整数。教师在阅读时,如果不认真深入地思考,同样会把教材中值得商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数学教材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理念进行创编的,首先是尊重,其次是不把它当成金科玉律,对于不严谨之处,教师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尽量避免把错误的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学活动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学生乐学的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每接一个班,第一节课都上x+1=“1”(加数x表示该班人数,加数1表示老师,“1”表示一流的学习成绩)的数学课,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信心、集体观念、学习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学习习惯方面。笔者写出条文,在开始的几周,反复要求学生,以致形成习惯。如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三点:一是保持一个人发言(讨论等特殊情况除外);二是回答问题或想发言时,要先举手;三是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关于作业方面的习惯有:能口算的不用笔算、画几何图形使用数学工具、用最简便的方法解题、做错的题目及时订正等。数学课下课后,笔者很少立即走出教室,而是抓住时机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教师融入学生群体当中,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数学课堂更高效。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交织着三条线索:第一条是知识线,就是指客观存在的数学知识的本身,主要通过教材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二条是认知线,指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过程中体现出来;第三条是情感线,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为参与程度和心理体验。只有这三条线和谐交融,才能产生高效、优质的数学教学。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笔者常常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讲解、板书和提问,并让学生将列出的解题算式,或归纳出的数学模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让学生通过合作、做游戏等形式,把数学学习的过程动态化,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生动化。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增加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笔者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课,让全班学生排成一个长方形的队列,每人大约站位1米,要求学生求出全班队伍的长度,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小学的知识相对简单,而小学的教育教学艺术并不简单,尤其在教学方法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故意出错、变换角色等方法,让课堂充满悬念,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堂的趣味。如在上“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与对应的高”,笔者故意不出示三角形的任何条件,然后让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当学生回答不能计算时,笔者再出示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最后出示对应的底和高的长度。这种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既简单又有趣,学生学得很投入。再如在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计算一般三角形的面积不能用邻边相乘时”,笔者结合课件演示几组邻边长度一样、形状不同、面积不同的三角形,再出示一个已知两条直角边(邻边)的长度的直角三角形,要求学生计算面积。学生用两条直角边(邻边)的长度相乘的积除以2计算出面积。笔者马上问学生:“为什么刚才得出的正确结论又错了?”学生在辨析中能够加深理解,让学生对数学规律、方法,领会到位,使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四、结语

严谨、和谐、善变的数学课堂对小学的教育方式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是个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要完成传统教育方式像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转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并且对此进行更加充分和全面的研究,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參考文献

[1]李艳.关注课堂提问中的盲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 [2]胡炳生.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J].数学通报,2001(12).

[3]孙保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追问[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12).

[4]李春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5]陈惠芳.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