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邓梅坚
摘 要:咏史诗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而且独具特色、意蕴深远、内涵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若抓住了其凸显的历史意识、个人意识、比照意识、忧患意识、思辨意识这五个意识,便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赏析咏史诗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咏史诗;课堂教学;意识
新课标对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诗歌题材种类多,其中咏史诗独具特色。咏史诗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它不但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而且意蕴深远、内涵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咏史诗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其凸显的五个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以提升学生赏析咏史诗的水平。
一、以史为基的历史意识
咏史诗是诗人根据历史上的其人、其事、其时抒发感慨所写的诗歌。诗句里面有不少典故,这些典故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咏史诗的内容与感情的抒发,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客观事实之上。在赏析咏史诗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史学知识积累,使学生具备相关的史学知识,尊重客观事实,培养学生的唯史意识。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里提到不少历史人物,教师必须要对这些历史人物有基本的了解才可以准确把握诗人用典的意图。比如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使其作为新都的屏障,孙权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刘裕,他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而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倘他能妥为筹划,虑而后动,是能打胜仗,收复部分失地的。
了解了这些人物的大致经历,才可以理解诗意: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二、借史抒怀的个人意识
《毛诗序》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性于言,言之不之蹈也。”咏史诗是借历史来抒发感慨,说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但抒发的却是自己的人生感慨,这是典型的“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幽州台是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诗人登临于此,并不是赞扬历史上的燕昭王如何重视人才,而是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全诗通过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義。可见,幽州台只是抒情的历史道具,个人情怀才是真正的落笔点和着眼点。在教学中,唯有抓住诗人抒情的意图,拨开历史包围的外壳,才能真正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
三、古今兴亡的比照意识
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无数蕴藉的词章,倾诉着世间沧海桑田。”咏史诗里面的景,大都是大笔勾勒,并不作太细致的描绘。但“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虽在,人已不存。咏史诗里面的景,大都是为了突出景同时异的主题,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古今兴亡的比照意识非常突出。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口夕阳斜”,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闹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景象是多么的不同于往昔。全诗抒发的就是这一变化带来沧海桑田般的无限感慨。大多咏史诗都和《乌衣巷》一样,通过古今景物的对比,抒发兴亡之叹。写历史是为了突出现在,历史只是一种衬托。这种比照意识,对把握全诗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四、针砭时弊的忧患意识
唐太宗语:“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咏史诗就有以史为鉴的特点,以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很多诗人在这种以史为鉴的对比中,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重忧虑。如诗人杜牧,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思想中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面对晚唐的现状,他很想挽救,也很愿意出谋划策去拯救国家。但是苦于无人赏识,因而他的怀古咏史诗就表现出一种涌动不安的情绪。诗中既有深沉而凝重的历史感,又饱含激情,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抒发着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注重民生的忧患意识。
如《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秦淮河两岸曾经是很有名的繁华地带,这里酒家林立,有钱人在此过着花天酒地、夜夜笙歌的奢靡生活。诗人路过此地,亲眼看到两岸的灯红酒绿,亲耳听到两岸的笙歌艳舞,不禁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预示着晚唐王朝末日将要来临。全诗体现了诗人对当今现实的深重忧虑和对当朝人物的严正警告。
五、独具慧眼的思辨意识
“咏史诗”的作者在所处时代、人生经历、价值取向、审美心理、文化层次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他们看待历史问题、人物、事件的角度不尽相同。即使是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特别是唐代诗人,他们的咏史诗极具个人创见,能够以思辨的眼光,反思政治、历史问题,推翻前案,具有很强的理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辨意识的渗透,培养他们自主看待历史的思辨意识。又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孙吴军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中的风云人物。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但诗人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这样的看法,明显与历代人对周瑜极度推崇的态度不同。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咏史诗凸显的五种意识,一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韦春喜,张影.试论中晚唐咏史诗的思想感情指向[J].船山学刊,2007(04).
[3]许晓芳.唐代咏史诗艺术新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
[4]鲁军.浅论杜牧的詠史诗[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