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秋颜
【摘 要】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不二法门。在鉴赏诗歌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而要品味诗歌的意蕴与情感,则需要积累古典诗词的常识。因此,积累一定的古典诗词常识,并掌握读诗歌的“七看”技巧,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品味诗歌的内涵与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诗歌鉴赏;鉴赏技巧;常识积累
目前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包括:因为不懂,所以害怕;漏掉细节;积累不够;太过强调技巧,忽略文本内容。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在鉴赏诗歌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读懂一首诗,要注意“七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题材;看意象;看色调、情态和形态等情感词;看情感语。要品味诗歌的意蕴与情感,则需要积累古典诗词的常识。当然,读懂诗歌的“七看”与积累相关的古典诗词常识是并驾齐驱的。
一、看题目——猜测诗歌写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
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地把握诗歌的内容、题材和情感。例如:陈与义的《早行》一诗,看到题目就要把握诗歌的写作内容:早上出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重点肯定是在“早”字上,如何凸显“早”,应该成为诗歌的重点;白居易的《别元九后咏所怀》,单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在阅读时就要联系送别诗的知识点,猜测诗歌的内容应该是写送别前后的情景,还有送别后的想念与感怀。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其创作风格
每个诗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性格会不由自主地烙印在他们的作品上,我们要深刻地挖掘诗人的生活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例如:大李杜与小李杜,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心胸与志向不一样,诗歌的内容与风格也不一样。大李杜纵然是写悲苦情怀的诗歌那也是属于盛唐气象的雄浑壮阔,小李杜哪怕是写愉悦情怀那也是晚唐倒影的清婉秀丽。杜甫那首流传千古的《登高》就是最好的注脚,哪怕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笔下的秋景图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壮阔。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握诗人一生的大致履历与创作风格。另外,诗人因为境遇的变迁,诗歌内容与风格也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清丽委婉与沉郁悲苦,她的《醉花阴》与《声声慢》就是最好的阐释。
三、看注释——帮助理解诗句难点与写作背景
有时候,我们读诗歌会遇到一些难点,对作者一无所知,无法把握写作的背景,或者有些字词完全看不懂,这个时候注释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材中周莘的《野泊对月有感》一诗后给出了三个注释: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我们通过这三个注解可以很好地把握住作者的写作背景:身逢战乱,四处漂泊,忧心政事;注解②“逋逃”是难理解的字词,因为有了注解,我们才能理解第二句的含义。把握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能更好地把握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了。
四、看题材——结合平时的知识储备,大致把握诗歌的情感与内容
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题目和意象大致确定诗歌的题材,然后调动平时的知识储备去帮助读懂诗歌。例如,卢纶的《送李端》这首诗,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首送别诗,然后我们就要联想起送别诗的相关知识点:送别诗的主题(①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对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结合诗歌内容与上面的主题,较容易知道这首诗歌饱含的情感有①对友人依依难舍的别情;②对坎坷人生的悲叹;③现世纷争、风尘扰攘,后会无期的凄凉之叹。
由上可知,读懂诗歌需要积累很多的古典诗词常识,学生应该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各类题材诗歌的主题思想与情感内涵。
五、看意象——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把握意象的内涵,读懂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古典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积累一定的意象内涵还是很有必要的。常见的意象有柳、菊、月、云、梅、松、鸿雁、梧桐、杜鹃、长安、灞水等等,我们应该要有所了解。
例如,“柳”的意象内涵:
1. 以柳写景,摹春光无限
“柳”蕴含的意义:借指春天。如王维的《田园乐》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烟雨”,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绘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生机勃勃的春之图。
2. 以柳喻情,抒世间真情
(1)寫离别、盼思归。柳不仅用来表离别,还用来表相思、表寄托,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依依的柳丝、漫漫的柳絮,都寄托了世人的离愁别绪、苦苦相思。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盼望早归,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如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以“柳枝”为词牌名,通过江南折柳送别情景刻画,写出一个女子送丈夫上京求取功名不舍、盼归的心情。
(2)抒乡思。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山前山后均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它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思念和对家的依恋。乐府古曲有《折杨柳》,人们闻曲,也会与杨柳的形象产生联想,增加乡思。例如:“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诗人在愁怀无际之时登上咸阳城楼,举目四望,见依依杨柳略类江南,便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生发出大唐帝国在风雨中飘摇的无限悲愁。
(3)叹闲愁。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仕途不顺、英雄末路、岁月空老、人生聚散,闲愁在心。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以满地烟草,满城柳絮,满天细雨来喻满怀愁思。遮天盖地,形象地阐述了作者此时忧愁的深度和广度。
3. 以柳喻人,绘人生百态
“柳”蕴含的意义:
(1)窈窕多姿、风流多情的美女意象
从质地及形象而言,柳树的材质疏松,枝条柔软,而柳条在随风飘荡时,看起来婀娜多姿,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与风情万种的美貌女子极似。所以,“柳”又是妙龄女郎的象征。
(2)风流绮丽的爱情意象
春柳婆娑袅娜,万缕柔丝,自古就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赠柳既能传情,亦表示忠贞之爱。“系春情短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自古以来,春柳就成为文人墨客笔下赞美爱情的题材。
(3)倔强的弱者形象
如白居易《有木诗八首》其六:“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杨柳的样子弱不禁风,可是在作者眼中,它却是一个顽强不屈的抗争者,当风雪袭来时,它顽强地与之抗争,仿佛一个性格倔强的弱者。对于弱者而言,杨柳的这种抗争很有效,很有启迪意义。
(4)朴实无华的君子形象
如“城中桃李须臾近,争似垂杨无限时”(刘禹锡《杨柳枝词》),显然“桃李”“垂柳”都有比喻义,借以讽刺那些争名夺利、风云一时的势利小人,赞美那些不求闻达、朴实无华,又能长期造福于人的人。经过对比,“垂杨”朴实无华的君子形象便跃然纸上。
4. 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
杨柳生长期短,易衰老,往往成为世人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意象。如“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
古典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多彩,教师只能通过引导学生如何积累,却没办法全部代为整理,最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整理常见意象的内涵。
六、看色调、形态等情感词——注意修饰词,判定诗歌的冷暖、明暗色调和悲喜情感基调
我们在看色调、形态词的时候,往往要特别关注一类词——形容词。形容词往往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传达作者的感情。尤其是表现色彩的形容词,不仅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还能更好地衬托作者的心情。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其中的“红”“绿”“火”“蓝”等表色的形容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再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其二》)这首诗的色调词——“丽”“香”“融”“暖”,很明显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愉悦、欢快的;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色调词与形态词“枯”“老”“昏”“古”“瘦”等等,则暗示诗人的心情是愁苦孤寂的。
所以,在读诗歌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色调词与形态词,它们是把握作者情感的突破口。
七、看情感语——特别注意诗歌里直接表现情感的词句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个含蓄的民族。因此,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直抒胸臆的作品是很少的。如果说作品中出现了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就是非用不可的了,也就是说,该词在作品中必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爱”;“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中的“悔”等,都可谓一字传情,一词凸显主旨。所以,我们鉴赏作品时,这类情感词是不容错过的。
同时,我们要读懂古典诗词,把握住诗词的“文眼”——情感词句,实在必要。例如,葛胜仲的《点绛唇·县斋愁坐作》,词中的情感词“愁”,就是整首词的眼睛,全词就是围绕作者的“愁”展开的:词人选取了“寒斋”“轻雾”“芭蕉雨”“哀鸿”“斜日”“荒城”“暮鼓”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孤寂之愁情。其中的“闲愁”包括:离家背井的思乡之愁;遭遇贬谪的怀才不遇之愁;漂泊他乡的凄凉孤寂。全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一个“愁”字,我们读诗歌的时候紧紧抓住这样的情感词对理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再看孟浩然的《留别王维》,诗中的情感词“寂寂”“空自”“寂寞”把诗人因无人赏识而落第,决心辞别故友,归隐山村田园的空寂落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中国古典诗词里出现概率极高的一个字——“空”。这个字不仅仅是形容形态的形容词,更多时候是饱含情感的形容词,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遇见它就必须好好品读。在这里就姑且谈一下“空”字在古典诗词中的内涵:
1.“空”字渲染环境的幽静,表达抒情主人公归隐闲适的情怀。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鳥鸣涧》)。
2.“空”字渲染景物的荒凉、凄清,传达诗人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
3. 抒写主人公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悲愤和无奈。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 写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传达出昔盛今衰的伤感。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5. 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如“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空”字还有“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如白居易的《别元九后咏所怀》的“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总而言之,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把握古典诗词的情感与内涵,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更多的应该是内容的解读。以上的“七看”与古典诗词常识的储备,可以作为读懂诗歌的一点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