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尚海燕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习作课堂已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对习作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了解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之后,应该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优化习作教学计划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习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引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习作教育的指导,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习作的教学效果,并总结了几种可行的对策,以促进习作教学活动的顺利有序发展。
一、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写作情感
第一,利用联想法。语文写作教学是源于生活的,写作是对生活的再次包装,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联想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情感。“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创意表达”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但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作文的创作与创新必须建立在语文知识、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之上。也就是要通过阅读学习和积累其他人的写作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习作。再模仿中创新,而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因此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离不开例文的学习与模仿。“联想法”强调一种动态的还原,通过还原作者的习作目的、读者、选材和表达技巧体验例文的写作过程。
第二,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情感。情感实际上和兴趣是有着很大联系的,加强学生的写作情感从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課堂氛围的营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的动力,在关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只去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应该把一些让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游戏形式和语文相互融合起来,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习作教学情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话题、读者、目的、作者、文体、表达等,其中话题、读者、目的、读者是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习作任务转化为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帮助学生确定习作目的、选择习作话题、寻找习作方法。教学情境引领并贯穿整个习作学习过程;写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写作需要;作中围绕情境,选择具体内容和方式;作后文章发表,完成习作任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无痕地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顺利完成习作。
第三,增强学生的阅读量。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要想要有丰富的知识量就要在平时多读多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建议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这样当学生的阅读量上来之后,他们也会积累下大量的知识,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课外阅读
第一,在诗词阅读中感知诗性的存在。中国的古诗词是非常的优美的,并且中国古诗词的一个特点就是语句非常的简洁,却意蕴无穷。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多阅读和背诵一些古诗词,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引用一些古诗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表达。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用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见,古诗词在文章的写作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多阅读和背诵一些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于写作课程也有很大的帮助,提高文章的美育效果。
第二,在散文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多阅读散文,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学生在平时要多阅读优美的散文,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多运用一些优美的散文,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还能够提高文章的美育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优美的诗词和优美散文的阅读。
三、通过实际生活,增强作文情感素材
小学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写作能力,但他们对写作过程的理解不正确,无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因此对写作没有真实的感觉,最终使得自己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更加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记流水账。教师应激发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可读性,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其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整合写作课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仔细地体验和感知生活中的事物,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例如,当上课时,外面突然下起小雨,雨滴一滴一滴的落下,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雨滴的形态,并结合修辞技巧,激发学生写下他们观察和感觉到的风景,特别是结合雨滴的特点描述其关键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加强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法
首先,调动学生阅读情感。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要想要有丰富的知识量就要在平时多读多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建议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这样当学生的阅读量上来之后,他们也会积累下大量的知识,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还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对天文地理以及古今外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让自己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同时积累大量的词汇量,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也有一定的帮助。总之,大量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爱上学习,喜欢探索不同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好的学习其他的学科。
其次,加强名著阅读,积累写作素材。设计鉴赏性问题,掌握精细阅读方法。教师在介绍名著阅读时设计的鉴赏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精读指的是深入而详细的阅读,是一种兼顾深度和广度的阅读行为,能够进行复述和总结是精读的主要任务。复述是在阅读完作品后使用简短语言陈述作品关键内容的能力。总结旨在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文脉,并简洁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最后,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单元训练,使习作教学整体推进,在读中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在写中让学生运用方法,让习作单元在运用中慢慢影响学生。第一步:研读课文。这一部分的关键是要“读”,应有教师对读提出要求,比如读出层次和描写事物的方法。读后师生、生生共同讨论这两篇精读课文中是如何描写事物的,并简要叙述清楚描写哪些事物的什么特点。第二步:初试身手。这一部分关键在“试”就是要求学生尝试留心观察到底如何观察,同时要提示学生观察就是要从各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表示,以及观察到的人、事、物、景有何不同。建议学生在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第三步:挖掘例文,获得写作方法。例如要清楚地了解“文章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小狗和杨梅时进行详细描述的?以怎样的叙述顺序展开的?”围绕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索如何在观察后写活动植物、写活人物的方法。第四步:逐步深入,进行系统实践训练。明确这一步是将前三步所学到的方法进行落实的环节,而且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通过修改和完善,让学生慢慢品尝到习作的乐趣,间接的缓解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
五、收集写作素材
小学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写作能力,但他们对写作过程的理解不正确,无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因此对写作没有真实的感觉,最终使得自己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更加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记流水账。教师应激发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可读性,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为延伸课文,教材中会有一些留白来丰富读者的想象。在习作教学中,抓住“笔所未到,意有所忽”处,进行“补白”走进文本,基于此启发学生想象,这对全面地熟悉内容,领会文本中所传达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其实教材中的课文不论主题、要求如何,大都留有“补白”。如果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巧妙补白,不仅可以达到对课文加深的目的。
在其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整合写作课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仔细地体验和感知生活中的事物,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例如,当上课时,外面下起了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雨滴的形态,并结合修辞技巧,激发学生写下他们观察和感觉到的风景,特别是结合雨滴的特点描述其关键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担着传递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写作情感、重视写作技巧的美育渗透以及通过实际生活和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从备作前辅导课,教师要身先士卒,写“下水文”,还要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到作中适度辅导学生进入写作大门,最终到作后及时讲评助学生修得习作法宝。
参考文献:
[1]缪春梅.小学阶梯式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50-51.
[2]方英.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1):93.
[3]刘凤英,于欣.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6):105-108.
本文系:編号2020RXG03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习作起步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