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康思立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加深对教材中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学习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不断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内涵,拥有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将优秀的传统思想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积极帮助。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一定难度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供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建立语文基础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等。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纽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讲授一些传统文化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能宣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蕴含了很多语文知识,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写作、语言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二、初中語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营造文化氛围
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影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教师可以以语文课堂作为宣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营造“传统文化软氛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基于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递知识。以往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现在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充当“旁观者”的角色,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在经过简单的介绍和讲授之后,和学生共同讨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端午节时,将《屈原》这篇文章拿出来鉴赏,反复诵读,感受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中秋佳节,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分别查找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并拿到语文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用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文言文等作品很难产生兴趣,因为无论是从句式特点、语言结构还是时代背景、文学基础方面来说,文言文的作者都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教师可以突破瓶颈,寻求解决策略。首先,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将文中涉及的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等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些我们熟悉的成语都出自于《岳阳楼记》,让学生在熟悉的成语的基础上,对作品产生初步认同,培养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举办小型竞赛或文学接龙,例如在课前,教师制定接龙主题“花”,学生按照顺序说出和花有关的古诗词或文言文。竞赛是让人精力集中的最好办法之一,能够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跃起来,然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诗句便会一句接一句的出现在课堂上。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能促进学生有更强的内驱力去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3、深入挖掘教材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和认知,如果要将所有的知识都教授给学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教师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不仅要具有正能量的积极意义,还要明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立足于教材,以教材中的古诗、文言文为切入点,因为这些内容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的经典,其对文化传承的意义非常重要。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一首古诗词、一篇散文抑或是一个成语都能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对其中的语义、词句、作者背景等基础知识详细地解读,在这之后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文中的“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等,教师可以借助这两个典故对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并适时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一篇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是能让学生受益良多的。其不仅能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文学美感,还可以帮助教师借助作品透露出的思想感情与家国情怀,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渗透。
4、组织多元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是教师中规中矩地讲课传授知识,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并不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感到疲惫,课堂效率也会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渗透传统文化,举办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对课文的理解。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还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助力其文化底蕴的提升和道德品格升华。
参考文献:
[1]闫娟.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100.
[2]肖检芬.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2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