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

时间:2024-08-31

王清强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文明素养的发展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当中,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与情感的积极发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融入;策略分析

引言:在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因素的作用,因为日常生活是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知识的源泉所在,学生们可以从生活中获得灵感,收获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一定要充分立足于广大学生的实际日常生活,将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充分融入教学到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广大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讲道德文明、懂礼貌的德育良好习惯,发展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治素养,健全广大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意识,提高我国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一、结合生活情境,增强文明意识

在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低年级教学阶段是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与人格品质修养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关键阶段向小学生集中渗透爱文明、懂礼貌的思想教育道德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日后的思想行为道德发展,也同样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自身综合道德素养的不断完善。为此,教师除了教还要不断增强教育学生的思想文明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之外,还要将这些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内化这些道德品质,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本,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我是小学生啦"的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认识教学目标,侧重向小学生教学礼仪与礼节方面的内容,让小学生认识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学会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文明、礼貌性的用语。比如,学生每天到校时,都能在学校门口看见自己或其他班级的教師,这时,小学生一定要主动向主任老师一声问好,说一声“老师好”,然后这个班主任也要向学生问一声好“你好,xxx同学。”在日常的一个班级教学生活中,有一个学生一不小心,碰翻了其他同学的铅笔盒,这时要主动道歉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然后将东西拾起来,此时另一个小学生会说:“没关系”。通过在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内容的形式,学生们不仅可以将课堂学习的文明话语内化,同时学生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感受到了获得他人尊重的重要性。

二、融入生活实际,遵守规章制度

在学校生活当中,小学生必须要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这是学生日后步入社会,遵循社会法则所做的必要铺垫。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屡屡在学校违反校规,那么以后他步入社会,也不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因此,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全体学生日常遵守规矩的意识,帮助全体学生从小到大形成遵规遵纪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和习惯。

比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种的《班级生活有规则》内容时,教师可以共同与学生制定班规,并将其命名为“十个要和十个不要”,详细记录学生需要遵守的条例,每个小学生都要在学校的生活中认真的落实。制定规则是为了保障所有学生的权益,让学生的生活当中融入权利和义务,通过规矩去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树立起规矩意识。比如,在我们学校日常生活中,楼道使用面积有限,为了防止出现教学楼道发生拥堵的异常现象,学生就要正确遵守班级教学规则当中的“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不能够拥挤和打闹。”为了能够让更多学生深刻认识感受到正确遵守这个班级规矩的巨大重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设备为更多学生进行播放一些关于学生人群由于拥挤在教学楼道中会发生被人踩踏死亡事件的视频,让更多学生在实际的小学生活实践案例之中深刻吸取教训,认识感受到在生活中正确遵守这个规矩的重要性。通过日常的道德渗透,学生便已经能够逐步形成完全遵守学校规矩的道德意识,同时道德能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并且在学生实践中得到体现,实现了道德在生活中的渗透。

三、深入生活实践,培养道德情感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曾指出:"教师要以带领学生走入自然,了解自然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护动植物、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其中的一个目标。"人教版课本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里,不乏对小学保护环境知识教育的素材内容,因此,教师们需借助这些内容适时拉近小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带领着学生们深入自然环境,切实体验和感悟自然之美。

比如,在教学《我和大自然》的相关教学内容时,为了完成"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形成生命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不能够深入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大自然当中,体验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比如阵阵花香、清澈的溪流、悦耳的鸟鸣等等,感受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馈赠。将身心融入到大自然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逐渐会产生对大自然感恩的深切情感,从而形成保护大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通过深入生活,学生们能够深入的融入大自然,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规律,灵活组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充分融入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敏.将思想道德与社会法治结合教育理念融于日常生活[J].课程与教学,2017,(02):43-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