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谢修德
【摘要】微课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它不仅改变了语文实践教学的方式,而且巩固了学习的成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运用微课教学的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设计完整的微课教学体系,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手段,从而创设高效的高中语文微课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语文教学;思维方式;教学形式
引言:高中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靠黑板板书、口述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抽象性较强,不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语文教师所讲授的语文知识与课文内容。微课在语文课中的应用,是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课文中的内容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了学生,使学生可以形象准确地理解语文老师所讲授的语文知识,促进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罗伊·麦克格鲁教授首创60秒课程,这被认为是微课的雏形;到了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微课程”这个概念。国内微课起步较晚,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被认为是第一人,他把微课定义为一种以卫星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还有人认为微课就是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综观国内各方面研究,本人认为,微课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它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具有碎片化、知识点高度集中化、制作精美化、时间短的特点。
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微课题材选择
微课课题的选择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教师在选择微课课题时,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从而贴近学习的实际。另一方面,教师可将不同主旨的内容作为微课选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找到文本的概念,找到其中的教学重难点和疑点,通过这些内容设置微课的题材。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的风格确定主题,比如,在讲解完古诗词之后,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古诗词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鉴赏艺术。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时事新闻,生活趣事,热点话题作为题材。
(二)课中,应用微课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课堂中老师讲授的重难点知识。重难点知识既是语文教学中老师重点讲授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更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必考的重要考点。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由于每堂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如果在一堂课中用大部分时间讲解重难点知识,就会减少其他知识的讲解时间,而且会使语文教学流畅性不够,从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但影响了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不对重难点语文知识反复讲解,学生又无法有效掌握这些重难点语文知识,而且由于语文知识的抽象性特点,语文老师在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也无法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进行理解,从而增大了学生理解重难点语文知识的难度。
例如,古诗词是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古诗词中所用的词语比较抽象,现代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这些陌生的词语或专业术语,在学习时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表述的真正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更不能感受出古诗词作者所表达出的真实情感。为了使学生有效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作者所表达出的真实情况,就可以利用微课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学生在阅读过文本后,不能真正想象出文本所描述出的情景,也不能感受到作者苏轼当时写这首词的心情,更不知道文中的周郎与作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周瑜、赤壁之战、小乔初嫁了等事物与人物。针对这样的教学情景,就可以在课前制作出相关的微课,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反复观看,直到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这样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提升了古诗词的教学有效性,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在讲授古诗词的时候,插入相关的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古诗词的文本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中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突破古诗词这个语文教学重难点。
(三)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课重在知识点的归纳和迁移。高三很多时间都是复习课的时间。如何在短短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把已学知识梳理清楚?微课显然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以高中复习课《高中诗歌鉴赏———以乐景衬哀情》为例。以乐景衬哀情是古代诗歌鉴赏中景与情关系中的一种。如果仅凭教师单纯的口头讲授难免会使部分学生觉得枯燥,或因教师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影响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先引入一段5~10分钟的《高中诗歌鉴赏———以乐景衬哀情》的微课。这5~10分钟里囊括了高中诗歌鉴赏中情与景的几种关系,并重点讲解了诗歌中“乐景哀情倍增哀”的艺术表达效果及其答题技巧。这种讲解不是泛泛而论,而是经过微课制作,教师精心筛选讲解内容,高度提炼语言,并融入了典型例题讲解过程的动态视频。在高度提炼、精心设计、视听结合的动态学习环境下,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一题多元、纵横联系、类比类推地完成对以乐景衬哀情知识点的迁移训练。
結论:总之,教学中已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转变,而且微课视频多元化的教学展示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利用微视频的制作可以将课内课外知识和资源都总结起来,如此一来,高中语文课堂将变得更丰富,这也是日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林海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2]袁晓亮.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汉字文化,2019(03):88-8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