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4-08-31

孟苗苗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带来了教学实践中的不断转变,小学语文的课堂与过去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多区别。同时,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成果已经让很多教师都认可了核心素养的理念,工作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说明了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中可以遵循的原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的创新,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在成长过程中绽放最独特的光芒。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前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新课标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的背景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的必然需求。学生在小学时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十分明显,无论是在生字词的认识上,还是口语的表达或语言思维的培养中,往往都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过去的语文教学很少有教师意识到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思维习惯以及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体现语文学科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帮助。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知识的掌握是必须的,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落下,重视对他们多项与未来发展相关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技能与品格,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不断前进。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项伴随人类终身的重要活动,保持学习不仅是社会获得发展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人类实现理想和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尽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是其在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定位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步卸下课堂主导者的铠甲,而是更多地从侧面进行引导,使学生具备自主观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在主动的方式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课时,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学生直接对課文展开阅读,然后教师再讲解生字词、句子、段落等,在这样的形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教师限定,只能根据教师的安排作出机械的反应,他们的学习和思考是被动的,会让学生太过依赖教师,没有教师的安排就不会独立开展学习活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先利用一个动画短片进行导入,向学生展示小壁虎尾巴断掉的过程。然后,再将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小壁虎失去了尾巴,你觉得应当怎样帮助它呢?这样便能够将学生的思路打开,纷纷寻找解决的办法。有的学生看过相关的科普片或书籍,知道壁虎的尾巴会重新长出来,这样就能够从学生群体中得到正确答案,而不是以教师的话为标准。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小学生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可以运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塑造,能够引导其展开充分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小学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让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己。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课时,许多学生没有见过课文中出现的植物,教师可以带一些实物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同学们展开思考:这些植物妈妈会利用自己的哪些优势让孩子去环游世界?这样便能够使学生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发散思维,蒲公英会随风飘起、苍耳有许多小刺、豌豆的豆荚可以裂开,而这些独有的特点正是它们送孩子出发的工具,当学生回到课文验证答案时,将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最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那么鲤鱼、飞鸟、七星瓢虫又会怎么送孩子出发呢?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活跃的思维,在探究中不断强化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语文的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语文的学科价值,让学生从小便意识到语文是有用的,而不是单纯的读与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常常出现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将知识转变成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实践作业:选择一道春节时自己家中最受欢迎的菜肴,利用周末的时间尝试将这道菜做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将可以直接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展学习,不仅能够增进对春节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能够接触到与饮食有关的知识,无论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是生活常识的积累都有着积极作用。当学生完成了菜肴的制作后,其内心对于节日、亲情等方面的感触会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且积极的情感态度,让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也得到一定的升华。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究和实践,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在良好的教学空间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丽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20(7):310.

[2]武明惠.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散文百家,2021(6):148.

[3]李彩荣.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1):77-78.

[4]王志清.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J].散文百家,2021(5):21-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