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从改革开放早期的“双基”教育理念,到如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内在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再纯粹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关注学生的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顺应世界课改的大趋势,和我国现实课程改革需要的大背景之下,要求学生能动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学生个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从而影响人行为的结果的内在因素,即形成使学生适应社会的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素养;基本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名称不同,但都体现出跨学科、重实践的特点,要求学生将多学科知识相融合,打破学科边界,形成发散性思维,更好的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能起到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作用,在于它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使学生所掌握的间接经验与活动中经历的直接经验进行有机融合,并采取灵活的评价机制,摒弃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特色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不强调对错,而重视體验感,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平台,让师生在实践和反思过程中得到发展。
教育中谈论的“知识”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以文字、图像、符号等形式存在的知识,他们可以以记忆的方式获得,是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以个人理解的形式存在的知识,具有个体差异的特点。前者可以以记忆的形式保存于只是经验体系,后者则不能,而我们所提的素养指的是后者,因此单单依靠学科教学是无法达到的。期望学生素养得到发展,就需要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需要等,对所学的间接经验进行改组改造,真正内化为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内化的知识往往只占记忆知识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笼统的说掌握的知识越多,素养就越高。
人的素养是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的东西,它无法脱离情境独立存在,由前辈直接传授给下一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不可符号化的特点。由于知识无法等同于素养,而素养的形成又需要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因此素养的形成需要将掌握一定量知识、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三者有机结合。“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创设活动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便是为学生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之间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融合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活动中,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合理设计、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经验的内化,促进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的内化和素养形成的机制实际上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交互融合的过程。学科教学固然能够高效率地传授大量间接经验,但学习者在孤立的背景之下一味的记忆,是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的。因此我国大力主张学校基于自身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要求活动课程占课时总量的10%。
心理学上强调学习新知识或形成新的心理机能时需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的水平与潜在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学习的过程就是使学生通过努力从现有水平达到潜在水平,也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形成素养也要在最近发展区之内,否则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三、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增进学生对学科课程意义的理解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甚至需要跨学科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以形成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推动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记忆,也不是对知识表层学习,而是对内在结构的剖析,对知识的逻辑和意义系统地转化,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之一。
如果说学科课程完成的知识的传授工作,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实现学生主动建构、探索知识的过程。由于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杜威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看,认为学生与课程之间存在着一种全新的关系。学生是活动课程建构的主体,学生对于活动课程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对知识价值的重新认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为知识转化为素养提供核心动力。
四、避免只关注目标达成度,忽视在此过程中行为结果的获得
由于素养不可符号化和内隐性,因此评价机制也需要相应的更加灵活多变。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的一个预设性结果,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使得活动目标是一个需要根据环境、实施氛围、学生反馈情况等及时作出调整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无法预判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倘若一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发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教育,即使问卷设计与分发情况不理想,我们也可以说这是比较成功的实践活动。
教育这条路,几千年来或是通向死寂的人心,或是通向悲泣的人生,或是通向创造的人生,决定教育之路最终走向的并不是看现行的教育能够传输多少有价值的文化知识,而是在已有的只是背景之下能够给学生带来多少的启发,能够在多大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即学生素养发展的水平到怎样的程度。近几年,我国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其根本,就是讨论如何将学生的文化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等稳定心理机能的问题,而综合实践活动是当下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6.
[2]陈丽华.哲学解释学视角学生与课程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3)57-60.
作者简介:宁紫瑶(1994.4—),女,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课程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