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双延”开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时间:2024-08-31

张桂芬

【摘要】我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真正将“教堂”变“学堂”;将“教学”变“导学”。将“学堂”升级为展示学生才华的“殿堂”。做到课前延伸,课内开放,课后发展,

【关键词】小学;双延;开放;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一些学校的教育,却在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逐渐成为一种“模具”把孩子塑造成为统一的模型。也有一些教师,也像辛勤的“园丁”,把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想象力的“花朵”修剪成“听话”的解题机器;那么该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个人,是以他的行动来定其价值的,一个不会做事的人,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要想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我们必须先成为有创造性的教师

为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学中,我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真正将“教堂”变“学堂”;将“教学”变“导学”。将“学堂”升级为展示学生才华的“殿堂”。做到课前延伸,课内开放,课后发展,把课内这个小天地延伸到课外这个大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研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再回归课堂中,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能”施教,因“能”开发,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张扬他们的个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培养出一代品学兼优、学能两具的创新型人才。

二、要想培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内容和开放的学习空间

如果学习跟实践结合起来,那么实践越多知道的就越多。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内容、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及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为她们提供一个开放的舞台,让孩子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课前的“前延”和课后的“后延”,这就是我所说的“‘双延’开放”。“前延”是指课前的先行探索,即“预学”,“后延”是指课后的创新探索,即“延学”。一节课的知识经历了三次探索:课前的独立探索、课中的合作探索和课后的创新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发现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了时间的壁垒,把课内40分钟的有限时间开放到课外的无限时间;打破了空间的壁垒,由课内这个小天地开放到课外这个大课堂;也打破了知识的壁垒,由知识的“内涵”开放到“外延”……

三、以“教师的‘教路’来促进学生的‘学路’”

“在‘双延’开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主要从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两方面进行研究的。教师的“教路”是:课前的“引学”、课上的“导学”和课后的“创学”。学生的“学路”是:课前的“预学”、课中的“合学”和课后的“延学”。我把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作为两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虽然两条主线齐头并进,但是,教师的‘教路’是为学生的‘学路’服务的,以“教师的‘教路’来促进学生的‘学路’”。

课前的“引学”就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或布置课前活动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为新课做好铺垫。或者抓住新课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这样,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上有侧重的辅导,就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进行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遇到的疑难,达到高效。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道法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时,课前是这样引学的:“让学生查找有关大量垃圾场的图片,想想垃圾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再调查一下自己家和全校同学家一天产生多少垃圾。调查统计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在课前的预学中学生就了解到垃圾对人类的危害,而且发现每天产生的垃圾数目惊人!并认识到垃圾的产生与每个人都有关,自己也是垃圾的制造者。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为课堂上重点探索变废为宝有那些妙招奠定了基础。

“导学”是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穿成线,拓展成面,使学生对自学中,知识的疑惑点得以澄清,方法加以提炼,用流畅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分享,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如果说“预学”环节是“画龙”,“合学”则是“点睛”。因此,“合学”分享是“双延”开放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能使学生走出知识的盲点,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一环节,我主要是以“教师的‘导学’来促进学生的‘研学’”。

“创学”是关键环节,就是学生在课前和课中探索的基础上,教师把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提升到一个高度,再次抛给学生。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进一步探索、再创造的空间。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生命力。

例如在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时,课前是这样引导创学的:垃圾“变废为宝“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变废为宝,你还有哪些“妙招”呢?请同学们课后请教一下家长或查一查资料,我们课后找个时间再来交流这个话题。这样,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进一步探索变废为宝的妙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总之,为切实、有效地进行在“在‘双延’开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我以“‘双延’开放”为研究前提;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为突破“如何运用教法去激励学生实践和创新”这一难点,我们以“教师的‘导学’来促进学生的‘研学’”为切入点,以教师的“教路”来促进学生的“学路”,做到课前自主,课内开放,课后发展。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一个开放、自主、合作、竞争、标新、能充分释放创造性的氛围中,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映霞.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管见[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7):52-53.

[2]梁碧松.激发兴趣注重参与探究[J].才智,2011(06):132.

[3]邓思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07):143.

[4]史凤英.物理教学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3(31):2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