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那坡黑衣壮山歌文化的探究

时间:2024-08-31

韦佳娜

【摘要】黑衣壮作为壮族的一个支系,其主要聚集地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境内,多分布在境内自然环境恶劣的大石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然而黑衣壮山歌作为壮族山歌的典型,是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保留了最古老最传统的艺术文化。最近幾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进取,传统文化艺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黑衣壮山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前言

黑衣壮是壮族,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壮族,它是壮族族群中一个特殊的族群。黑衣壮作为壮族的一个支系,其主要聚集地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境内,多分布在境内自然环境恶劣的大石山区。黑衣壮以黑色为美,并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独特淳朴的民族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被冠以壮族文化“活化石”的美称。黑衣壮山歌作为壮族山歌的典型,是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保留了最古老最传统的艺术文化。但是由于其族群文化在封闭的圈子里流行而难以被外界广泛了解,但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进取,传统文化艺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

二、黑衣壮山歌文化

2.1黑衣壮文化背景和起源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大多都居住在广西。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它属于壮族,黑衣壮有着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黑衣壮主要居住在广西省百色市那坡县吞力屯的大石山区中,大约有五万余人口,他们居住地至今仍保存着原始的杆栏石材构建住处。黑衣壮族人不管男女老少,自出生开始就开始着穿黑衣,黑是他们重要的民族文化标志。历历代代生活在大石山区的黑衣壮人热情淳朴、勤劳友好,每当有客人来到他们的部落时,黑衣壮人就唱起了山歌、跳起了舞蹈来迎接客人们。山歌是黑衣壮人的重要交流工具,也是其民族血液里独特的基因。黑衣壮的山歌高亢嘹亮、婉约抒情、淳朴自然,彷佛天籁之声,将黑衣壮山歌独特的大山气息和传统文化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一直以来,黑衣壮山歌素有“壮族民歌的活化石”的美誉。

2.2黑衣壮山歌的种类特点

黑衣壮山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诗”、“论”、“加”、“诗敏”、“诗侬”等。但是如果根据它不同声调划分,则可以细分为“诗敏”、“尼的呀”、“论”、“春牛歌”、“请仙歌”和“盘锐”六大种类。黑衣壮山歌中使用了大量夸张、比喻、排比、叠韵、叠字等修辞手段,大大丰富了山歌内容和表达方式,有效提高了山歌演唱效果。黑衣壮山歌曲调清新明丽,艺术魅力独特,具备形成壮族音乐主旋律的全部因素和特点,在嘹亮歌声中遵循整齐的韵律节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旋律性音乐歌曲。

2.3黑衣壮山歌代表作介绍

黑衣壮山歌种类繁多,每首歌都是优美动听。其中著名的黑衣壮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壮乡美》深受许多人喜爱。《山歌年年唱春光》是一首黑衣壮无伴奏多声部混声合唱的原生态山歌曲,它是黑衣壮的一首代表性山歌,歌词用壮语来演唱,它属于“尼的呀”山歌。在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多次提到了“尼的呀”,在壮族语言中的“尼的呀”是指“很好的”意思,它是黑衣壮人的日常语言和歌曲中都比较常见这个衬词,也是黑衣壮山歌的代表性曲调之一。“尼的呀”的山歌曲带给人们一种热情的感觉,这体现出了黑衣壮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三、黑衣壮山歌文化的传承

早在明代的《赤雅》中就提到过黑衣壮的山歌,从中可以看出黑衣壮民歌之所以能够流传上千年,至今依然散发着活力,与其传承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黑衣壮山歌传承的方式。

(一)家庭的传承

家庭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民族文化也是从家庭的教育而得到发展的。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才能得以相传。在黑衣壮人民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年轻人从小就耳濡目染,都是家庭长辈们做出的努力,于是年轻的后辈们学唱山歌就简单得多了。也正是通过这种生活中的随意歌唱形式,使得黑衣壮山歌能够一代又一代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

(二)节日的传承

在黑衣壮人各种不同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山歌是核心,庆典活动和山歌完美的融汇在一起。“风流节”是黑衣壮最重要的节日。每年阴历一月初十就是黑衣壮的“风流节”,也是黑衣壮民歌盛宴的日子,在歌圩上,来自不同村落的族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寻找对歌对象,以歌传情,用歌声表达心声,而山歌对唱则是婚礼中的重点环节,许多青年人都是通过这种对歌的方式来结为夫妻。黑衣壮人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在生活和重大庆典节日里,山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使得山歌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扬下去。

(三)山歌爱好者的传承

在民间有许许多多的山歌爱好者,这些山歌爱好者也是黑衣壮民歌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力量。仅在黑衣壮部落吞力屯这一地,就有多位中老年山歌爱好者。整个吞力屯不仅有独具民族风格和特点的传统民居,村子还到处飘扬着嘹亮悠扬的山歌,黑衣壮人在劳动休闲之余,或者聚会场合都会开展山歌对唱。因此黑衣壮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也得到不断提高,掀起了重温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结语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黑衣壮山歌文化资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正视的社会现实是,越来越多的青年黑衣壮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也是目前黑衣壮山歌发展和传承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那坡壮族民歌[Z].2006年国家非物资文化遗存名录.

[2]蔡立梅.黑衣壮歌谣谁在传唱[N].南国早报,2006.7.14.

[3]尹庆红.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内涵和现代美学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颜娇,周博.试析黑衣壮民歌的传承方式及传承困境[M].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论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