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第一新疆舞曲》艺术风格与演奏技巧

时间:2024-08-31

刘庆刚 杨凤

【摘要】丁善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创作了很多促进中国音乐发展的作品,作品体裁以钢琴作品、交响曲、艺术歌曲为主。丁善德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有着浓烈的民族音乐特色,在融合了西方作曲手法基础上,将写实与抽象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完整的表达了民族音乐独特的艺术性,为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主要以《第一新疆舞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丁善德的这首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然后第二章对《第一新疆舞曲》的演奏技巧进行了研究,探究《第一新疆舞曲》艺术上的价值。

【关键词】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艺术风格;演奏技巧

引言

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丁善德先生就把西方的钢琴和中国的新疆舞曲结合到一起,西方的作曲手法和中国的民族曲调互相碰撞,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20世纪50年代,新疆地区进行了一场援疆运动,丁善德先生的《第一新疆舞曲》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民族性,这首钢琴作品创作出来以后,对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一、《第一新疆舞曲》的艺术风格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第一新疆舞曲》是三段式结构,可以分为两个乐段一个是A乐段一个是B乐段,A段的引子部分位前边的6个小节,将固定的6个八分音符,放置在4/4拍子的节奏里,不断重复出现,形成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

第一部分的A段从第7小节开始,左手部分的声部发生了改变,从引子开始的六个固定音3、#6、7、#6、7、#6变为了固定的五个音5、7、3、2、#6;右手进入第一部分的A段,7、3、5三个音的旋律构成贯穿整个乐段。

第一部分的B段同样继承之前的写作手法,右手的旋律改变,由3、2、7、#6组成,在后面的小节中反复出现,变徵音主要是通过前边两句的旋律中突出来的,然后低音部分到分解有序的重复;第3乐句旋律重音与和弦织体呈现出相互交错的创作手法,而且休止符几乎都在每个节拍上出现,都是强位休止;乐曲进行到第4句的时候出现在速度比较快的分解和弦上,节奏的密集加上歌唱性的旋律让整个乐曲的音乐发展更加的生动,音乐的气氛更加浓烈。

第二部分(39-56小节)创作手法主要是三句式乐段,音乐具有再现的三段式結构,由于整个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所以在音乐速度上比前一部分放慢了很多,而且力度也交前边变弱了很多。

第三部分(57-95)这一部分为乐曲的再现部分,其中第57-72小节是A乐段的完全再现部分,后边的小节就成为了B乐段的扩展乐句,这个扩展乐句主要有5个平行乐句组成。整个第5乐句的旋律进行了一个八度的叠加,在音乐织体上曲作者还加入了一些变奏花样,对于踏板的运用也进行了一定的标准。提高音乐的厚重感,并且随着音乐力度的不断加强,音乐情绪也在越来越高涨。

第四部分(96-99)小节为这首钢琴作品的尾声,这部分的和弦更加的饱满,高音部分更加坚实这些都与后边低音部分的不协和音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乐曲的表现力更加的丰富,最终以更加热情的氛围结束了全曲。

(二)音乐色彩分析

《第一新疆舞曲》A段从第7小节开始由弱变强,整个曲子风格活泼欢快,极具新疆民族的音乐特色,仿佛一对维吾尔族的男女在跳舞,女舞者轻灵的身姿和男舞者豪迈的舞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段在A段的热烈之后反而变得更悠扬,对比之前的男女合舞,这一段更像是女子的独舞,旋律采用民歌旋律,整体基调略显抒情。第二段力度突然变弱,好像在讲述这种自己曾佳苦难的生活,心情非常的复杂。到了音乐的第三乐段以后思绪慢慢的从回忆走到了现实中,音乐在热情洋溢的情绪中结束。

二、《第一新疆舞曲》演奏技巧分析

(一)踏板技巧分析

《第一新疆舞曲》的踏板部分开始出现在第一部分的第33小节这里是b段的第三句,情感开始走向激烈,力度开始变强,在演奏这一部分时要采用同步踏板,踩踏时要有力度,表现出欢快的舞步,这里的乐句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连接前一部分的弱和后一部分八度的强。在第三部分的b段(73-80)小节,这一部分是右手级进向下演奏,有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这里可以用少量的踏板从而达到一个润色的效果,在第三段的91-99小节的这一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这里的踏板要用力一些,达到激烈、热烈的效果。

(二)触键技巧分析

《第一新疆舞曲》的整体风格较为活泼、欢快,所以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力度,既要完整的演奏出曲子,也要赋予内涵与其独特的含义。在演奏引子的部分时,由于左手低音打破了4/4拍的规律,相当于演奏出6/8拍的效果,指尖要比较有弹性的进行演奏,而且触键一定要快,只有这样演奏的每个音才有跳音的感觉,同时演奏的时候指尖必须要用上力,在弹奏每个音的时候都要突出弹奏,但是不要突出的太明显,而且在演奏这一乐段的时候要让我们感觉到有一个维吾尔族的手鼓的音响效果。

第一部分(7-10小节)为A段的主题乐段,这一乐段主要由两个小节组成,这两个小节组成了一个乐句,这一个乐句的时值主要停留在二分音符上,演奏这一乐段的时候,所有的停顿都要像舞蹈脚步那样的停顿。在力度的变化上也要逐渐的增强,音乐变化的越来越不协和。这部分是A段的高潮部分,展现出新疆人民庆祝、欢庆、热闹的场面。当乐曲进行到主题B时,虽然也是体现的舞蹈部分,但对比之前的A段部分,B段的突然变弱形成了独特的对比。这一段从高音起向下级进到低音,在弹奏这一部分的时候,应注意左手的快速离键,以免影响右手的旋律;在第一次变化重复之后,左手要采用连奏的弹奏技巧。

第二部分表现了新疆人民回忆以前困苦的生活,与A 段相比,这一段的速度稍慢,而这一段也和A 段的欢庆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右手的旋律要求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要松弛,所有的力量都要运用到指尖部分上,演奏的声音要有力度,每个音的触键要深一些。通过自己的指尖来控制好力度与音量,避免出现音弹奏不均匀现象;这一段的结构左手部分和右手部分交相辉映,一问一答的结构加上中速的演奏流露出悲伤的委婉情感。

第三部分主要是再现部分,主要是从回忆到了现实,是对A段的再现,但是这首作品在演奏的B段的时候有出现了4次,右手的旋律以六连音不断弹奏,流畅含蓄。弹奏的时候手臂必须要放松,触键的力度要稍微大一点,让每个音弹奏的更加结实一些,做到音色有力但是不疲软,声音集中流畅。弹奏要连贯,随着音乐的流动手臂也要一起带动起来,保持旋律的自然、平滑。

尾声(89-99)小节的主题是第三部分B段的扩展,更加的激昂、热烈,在弹奏最后一段时手臂一定要放松、避免僵直、造成曲风僵硬的效果。这一段是整个曲子的高潮部分,演奏时要比之前更加激烈,有力,使整个曲子在最后一个热闹、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结论

通过分析《第一新疆舞曲》的艺术风格与演奏技巧可以看出,这首《第一新疆舞曲》是一首民族特色鲜明的钢琴作品,艺术风格清晰,演奏技巧独特,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多维角度分析《第一新疆舞曲》的特点,希望有助于提高自身演奏能力,同时为钢琴作品艺术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