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爱国情诗中悟

时间:2024-08-31

【摘要】在教学五下第九课《古诗三首》时,教师紧紧围绕“爱国”这一主题,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不同诗歌中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感受诗中传达出的爱国之情,以此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根据一个主题选择一组文本,指导学生围绕这一议论主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和构建,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本课就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第九课《古诗三首》时,将三首诗作为群文阅读材料,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不同诗歌的不同表达方式,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一、课堂片段展示

片段一:群文阅读,发现异同

师:王昌龄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我们再来看他的两首七绝边塞诗。课件出示:《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和《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自己先读一读古诗,想一想它们和刚才学的《从军行》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讨论后填写学习单。

生:我发现王昌龄的边塞诗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而且从“明月”“万里”“大漠”这些词中都可以感受到边塞辽阔、壮丽的景色。

生:我发现三、四两句都是从边塞戍边将士的角度出发来抒情的,从“不破楼兰终不还”可以看出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从“不教胡马度阴山”可以读出他们对敌人的愤恨,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体会到战斗胜利的捷報传来时的喜悦之情。

师:王昌龄的诗都是借戍边将士的口吻直接抒发爱国之情的,除了直接抒情,还有没有别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了呢?我们再来看两首古诗。

课件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凉州词》

师:用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读一读这两首诗,想一想诗人陆游和王翰又分别利用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首诗和王昌龄的边塞诗之间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片段二:全班交流,共同分享

师:这两首诗和王昌龄的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我发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也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师:这两首诗的结构都是先写景,再抒情。那对比一下这两首诗描写的景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陆游的诗和王昌龄的诗写到的景物有共同点,比如“雪山”“黄河”“华山”,它们都给人一种雄浑、豪迈的印象,十分壮观。

师:这两首诗都写到了高高的山,给人一种壮观、豪迈的感觉,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那这两首诗写景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从“遥望”这个词可以看出,《从军行》写景的角度是远望、俯瞰,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从“东入海”可以看出诗人的观察角度是沿着河往下游眺望。

师:读得很仔细,这两首诗中诗人的观察角度不同。刚才我们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分析,那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生:不一样。《从军行》表达的是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的是老百姓内心的辛酸。

师:我们再利用对比的手法,看看王翰的《凉州词》和前几首诗又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组内讨论交流。

生:《凉州词》的前两句不是写景,而是描写了戍边将士们喝酒时的场景。

师:用盛大的筵席作为场景描写来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这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二、案例解析

本课围绕“爱国”这一主题,采取了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反思:

1.丰富组合的线索,使群文阅读结构化。群文阅读和单纯的“主题教学”“单元整组”等方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线索更加丰富。在学习了第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明确了方法后,接着又出示了另两首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和《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同一位诗人和同为七言绝句是选取这三首诗进行比较的线索,利用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横向的对比,比较三首古诗在诗歌结构,描写内容和表达手法上的共同点,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感受王昌龄边塞诗创作的手法特点。接着又以不同朝代的诗人为线索,将王昌龄的三首边塞诗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及王翰的《凉州词》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王昌龄多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而同为唐朝诗人,王翰则运用语言描写侧面表现出将士们豪迈洒脱的性格,进而感受出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2.从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把握写法和情感,体会群文异同。在本案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将五首七言绝句进行对比,从结构上整体感知七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一比对让学生对七言绝句先描写再抒情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知。利用抓关键词这一方法,从“泪尽”“又”体会出金政权统治下的百姓内心的失望和痛苦,进而体会出诗人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之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感受到正因陆游对国家和百姓爱得深沉,才会在诗中表现出如此沉郁悲愤的情绪。

结语:本案例选取围绕爱国主题的六首古诗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不同于以往教师一首一首讲解的方式,采用并列比对的方式,鼓励学生从诗句描写的场景,表现手法等方面找到异同点,感受不同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以及诗中传达出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李海容.群文阅读教学,不妨再往前走一步[J].四川教育,2019(Z2).

[2]刘树春.读古诗话离别[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7(Z3).

[3]贺秀娟.浅析小学高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教学研究),2021(5).

吴中区“十四五”立项课题:构建群文阅读体系,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45QG1047。

作者简介:周鸣华(1993.07-),男,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研究生,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