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时间:2024-08-31

张敏

【摘要】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要使其养成良好的学科基本素养,特别是计算能力,通过逐步强化小学生的这一能力,可使其整体的学习速率与质量实现稳步提升。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究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受原有应试教育机制的限制,小学数学任课教师仍采用过于模式化、程序化的授课形式,其教育指导理念也积重难返,课堂教学也以教师讲解,学生机械记忆为主,此种课堂讲解策略虽能提升学生的试卷成绩,但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面,却难以发挥出积极效能,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此种课堂讲解策略,也早已无法满足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这一要求,除此之外,任课教师只采用一种授课模式,将致使学生逐渐丧失数学学习兴趣,有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帮助他们掌握了课程内容,即达到了授课目标,在此种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计算能力将难以得到逐步强化。而任课教师若想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其首要任务即为革新教育指导理念与课程讲解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授课目标,科学安排核心课程内容,继而使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糅合游戏元素

数字与运算符号是数学算式的核心构成要素,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字敏感度的重要时期,结合实践经验可以发现,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敏感度,就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坚持,经过大量的训练,而单一固定的题海战术,又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针对此种情况,任课教师可选择使用游戏教学法,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数字敏感度实现进一步提升,并产生浓厚的数学运算兴趣。具体到实践中,任课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鸭兔同笼”这一经典例题时,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为“小鸭子”,另一组则为“兔子”,使学生自由组合,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多想到的是数字,而不是数学符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也能快速调动学习主动性,并提高数字敏感度。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行此种课程讲解策略,可使学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充分调动起数学运算积极性,同时还能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学习空间,保证学生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巧妙设计数学运算口诀和运算技巧

数学运算速率是判定小学生计算能力高低的关键指标,为使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速度以及正确率得到全面提高,任课教师可在实际教学期间,巧妙设计数学运算口诀与计算技巧,由此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运算法则。此种更具趣味性的计算方法,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计算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而学生在完成多次练习后,基本可以掌握计算口诀的应用方法,对于同一种类型的题目,能够进行快速计算,化繁琐为简洁,以此为基础,学生也能更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通分只看真分数,先加后减连号换。整分两部同加减,及时约分降风险”,这种计算口诀朗朗上口,也基本涵盖了分数混合计算的所有计算法则,学生通过背诵此种口诀,不仅能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快速提高计算速度及准确率,进而全面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三、强化基础知识讲解与基础技能练习

小学数学任课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深化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具体到实践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地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实际授课期间,针对学生难以准确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析或举例说明,譬如在讲解教材中的例题时,教师需要以简洁、干脆的语言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除此之外,任课教师应将关注点放在班级内每一位学生身上,不能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也不能区别对待,放弃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讲解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才是关键部分,鉴于此,教师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使其在计算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讲解加法交换律之际,任课教师可引用“25+17+15+3=?”这一例题,并带领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再引入加法交换律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将该题转换成“25+15+17+3=60”,以此为基础,教师可再为学生列出数道同类型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其对这一基础技能牢记于心。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品质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专注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其计算能力的捷径之一,在数学课堂中,任课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宜的提醒与奖励,以此督促学生改掉马虎、审题不认真、卷面脏乱等习惯。具体表现为,教师可通过标记重点来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在进行例题分析时,逐一写出计算步骤,并对学生可能忽略的部分进行标注,使学生深化记忆,以“12.7-2.6+22=?”這一题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这道题中的小数点,使学生再遇到同类型计算题时,能够第一眼看见小数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计算习惯,而此种计算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进行示范,比如在将讲解例题时,不为追赶进度而忽略某一步骤,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逐一计算,以此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计算方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新课改形势下赋予任课教师的新任务,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摒弃原有的教育指导理念与课程讲解形式,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制定授课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以使学生充分调动起数学运算积极性,继而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8):160-161.

[2]刘玉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刘玉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