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教学过程中交流障碍的解决

时间:2024-08-31

何卫华

【摘 要】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与否和合作的顺畅情况将对整个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掌控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如何克服交流障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需要我们正确地对待。

【关键词】语文教学;交流障碍;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共存的一个相互交流信息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一切活动内容的基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并且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之下,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偶发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由于学生恶作剧而引起的课堂中断,或者是由于师生意见分歧而引起的课堂混乱等等,这些情况都属于交流障碍而引发的课堂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预见到这类问题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时排解交流障碍,保障课堂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

一、智对恶作剧障碍,随机变、冷静处

学生的恶作剧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的情况,学生做出恶作剧的行为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新学期教师的更换引发了学生心中的不满,也有的是学生由于自身成绩的不理想而迁怒于教师,亦或者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在家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受了委屈,挨了打或者挨了骂,怀疑是教师告状而报复教师等等。这种恶作剧的情况如若发生,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克制自己,不能因为学生挑战了教师的尊严就惩罚学生,要冷静的分析学生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并有针对性进行耐心地劝解,让学生明白教师对于学生的良苦用心,也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学习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切莫意气用事,不能因为学生思维的简单和行为的幼稚而简单粗暴的对待,这样只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关于这一点,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在处理学生恶作剧问题的时候,有位女教师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曾经在一次课堂上,面对着黑板上学生所画的她的头像很尴尬难堪,其他学生的哄堂大笑更是惹的这为女教师怒由心生,但是这名女教师在这种情况之下首先选择的是冷静下来,看了看黑板上的“自画像”,颇带自嘲的说道:“画的确实不错,很有几分相像,希望这名同学能继续发展画画这门特长”,几句简单的自嘲似的话语化解了当时的尴尬,也为这名恶作剧的同学留足了余地,将原本将要激化的师生矛盾消解的无影无踪。在这堂课之后,这名教师与这名恶作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且请这名学生几次在课余时间为她作画,师生关系发展的非常好。这个事件充分的说明,作为教师无时无刻的都要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育是我们的天职,不论学生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教师都要负起应有的责任,耐心开导,平心静气的扫平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当黑板上出现了漫骂老师的语句时,当学生顶撞老师时,当个别学生无理取闹时,请沉着冷静地对付这些“恶作剧”。

二、接受反对意见障碍,虚心听、热情赞

教师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也是正确处理交流障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直抒己见,乐于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非常关键。关于这一点钱梦龙老师曾经在一次公开课上就做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举动,在这堂公开课上,钱老师讲的是《故乡》这一课,在分析本文景物描写作用时,一位意见向左的学生说“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要渲染一种气氛:荒凉、萧条、冷落。如果不是这样写,而是写故乡鸟语花香也可以。只要写出人物心情的不高兴就可以了。而且这一衬托,作用就会更加强烈。”钱老师在众多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关注之下不但没有不快的表情,反而非常兴奋地称赞这位学生道:“对!对!你比老师高明!这种手法叫反衬。在协作上是一种‘乐景写哀的方法。同学们脑子了有许多老师没有的东西。这样讨论,的确能集思广益。”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教师和学生,钱老师热情的鼓励和真挚的称赞让每一个在场的教师都获益匪浅。毫无疑问钱老师对于本文的见解是正确而深刻的,但钱老师并没有自恃,而是放低姿态,虚心的听取了这名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积极的鼓励,这名学生经过钱老师的这番指点和鼓励,必然会对他的学习产生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必然会伴随着他的这种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断的提高。

三、无惧突发性障碍,智引导、灵沟通

无论事先计划多么周密,安排多么细致,课堂上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而如何应对偶发事件,则需要老师不怕突发情况、聪明引导、灵活沟通,利用其生成有利的教学材料,以将其转化为课堂助力资源。如一天我正在上语文课,刚开课不久,一只由窗外突然“闯飞”进入课堂的小鸟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都无心听课了。这时,我马上把课停下来,打开所有的门窗,试图让小鸟飞出去,可它飞到电视机上就是不走,我灵机一动,幽上一默:“这个单元我们的习作练习刚好是写小动物,这只小鸟一定是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同学们快快认真观察,小鸟想看看谁把它写得最好”。这时孩子的兴趣立即涨起,接着我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们观察后认真写实,没想到这次的习作孩子们都写的非常的生动,连平时最怕习作的学生也特别认真地去写。这部分得益于我将突来的小鸟转化为了写作资源,然后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写作。

下面这两种问题互动时出现的情况恐怕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当教师提了问题后,学生举了手,A却回答不出来,或B回答问题结结巴巴,不得要领。然而,有的老师处理A、B这样两种问题时,往往只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进度、课堂时间的安排,不自觉地流露出不满和急躁的情绪:A. 把手一挥,说:“你坐下吧,别浪费时间了!”B. 板着脸,气愤地说:“下次没有想好就不要举手,坐下”。而另一些老师所采取的态度方法却迥然不同:A. 老师面带激动的表情说:“噢,你一定是紧张得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去表达啦!”B. 耐心地听他讲完,以后又引导其递进回答了几个问题带出本题的解答思路,然后让他自己总结。这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热烈鼓掌祝贺他的勇气和成功。

前者,教师只考虑学生答不出的情况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因而表现出厌烦和不满,而置教育对象怯场的特点、紧张的心情于不顾。而后者,教师则以教育的对象——学生为主体,发现学生怯场、不敢说话,就想方设法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巧妙化解尴尬或找到导点并想办法让学生放松,进而找到思路,逐步实现“说得出”、“敢于说”、“说得好”的转变。从中我们也应当悟出: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这二者中,会“育人”的老师才是赢家根本,而“育人”是教师一切言语行为的着眼点、出发点,更是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准绳。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交流障碍阻力时,老师需要有爱心和耐心,然后得机智应对、灵活处理,还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去保护学生的自尊与主体地位,更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才能切实完成“教知识和育英才”的双重任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