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8-31

梁一波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建构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高职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改革情况。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有效策略,使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应用和高职教学质量达到最佳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基于网络;高职教学活动

建构性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在高等教学后阶段起着主导作用。它的目的是解释如何通过与个体的互动形成客观的知识结构,然后内化为认知结构,并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性学习理论不仅强调学习者对客观知识的内在建构,而且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合作学习和互动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职教学是一个“输入-互动-输出”的过程。当前,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情境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学习模式更具有情境性,更受教师的引导。

一、理论背景与改革现状

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多方位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此外,许多大学已经用实际行动进行了实践。他們开设了互动课程,但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课堂教学与课外培训分离,网络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分离。从几所知名高校的调查来看,网络教学改革已展开广泛,但网络培训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构建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体系,已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二、改革的困难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全国高校中推广网络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网络教学设备匮乏

由于网络教学设备的限制,高职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问题在于网络教学资源的缺乏,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高职教学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的改革,实现网络教学与教师面授教学的结合。

(二)不合理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大学的课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言。即使有一些机会,受限于课堂时间也只能点到即止。此外,课程的设计还停留在几年前,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以去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为例,高校课程的设计无法应对突发情况。即便在仓促中采用了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QQ视频会议,钉钉会议)等形式,课程本身的设计却并未做到与最新的网络教学匹配。教师的授课形式大多还停留在PPT的播放上,仍然没有太多的互动形式。

(三)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监督不足

许多大学探索了网络学习基地,那里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料。然而,教师缺乏足够的监督,只能通过查看点击率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对于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此外,一些大学购买了一些学习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学负担,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不能适当地帮助学生,再加上软件的教学方法少,导致学生与教师分离。

三、改革策略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效结合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具有课内外完成相同任务或达到相同目标的特点。学生的交际策略主要是通过典型的课堂教学来获得和掌握的,而课外活动自然也相应地成为了相关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目的是为了加强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技能或技巧。但是有一点需要澄清,课外活动并不等于重复相同的教学内容。

(二)将学生评价与教师科研动态结合

教学过程既重视学生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又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教学促进科研。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总结性评价体系,以达到科学的教与学效果。建立全方位、综合性、多样化的教学测试与评估。

(三)实施人机对话训练和网络测试手段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包括人机交互的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作业和批改等。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并要求他们上网、下载,然后通过网络,使课堂教学信息互通。课后,学生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调用数据,从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完成在线学习资源库和自主学习监控系统

高职教学改革离不开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的帮助。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迫切需要适合自己所在高校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数据库。在纵向上,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性格类型设计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在自主学习的监督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远程在线答疑系统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勤率、培训速度、答案的批改情况等。

四、结论

高校网络教学应树立互助互动的观念。坚持“课内指导,课下加强”的原则,注重完善课后培训体系。它不是简单的布置作业,而是以网络情境化为载体,多种训练模式的交叉训练系统。在改革中,我们需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体系,从而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氛围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氛围的转变。我们需要主动将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转向校园网络教学,以应对各种现代化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继刚,ESP与高职教学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22-28.

[2]Lynne T. Diaz-Rico.(2008).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English Learners(Second Edition)[M].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pp.105-108.

[3]Levy,M.(1997).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ontext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宋玉玲,肖杰,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学文摘,2003(4):97-100.

[5]Tiene,D.& Ingram.(2001). A. Exploring Current Issu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经管分院 浙江杭州 310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