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高职院校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和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岗位无论对人才的技能掌握,还是心理素质,都做到了高度重视。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疏导初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及疏导初探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高职大学生由于面临就业的压力和各方面的原因,不少大学生患有人格障碍、心理疾病等,而且这种心理状况还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学生想要在未来取得一个好的发展,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在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学生,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不仅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只有将两者相结合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当代人才需求。在培养质量型的大学生当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教育方面具有特殊性,且当前社会很多岗位上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有所限制,很多高职大学生不能和普通大学生平起平坐,在他们的心理认知中,认为自己受到就业上的歧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职大学生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探讨
(一)家庭教养方式
学生人格、气质上的形成除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其中受最大影响主要来自家庭,父母,家族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对后代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父母的相处方式以及和他人、孩子的相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这说明了学生具有模仿性,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观念、行为都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学生也会无意识的去刻意模仿。当今,很多高职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组成群体中,有很多来自城镇居民第一代,据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多数情况下是外不断地被照顾、疼爱下长大的,很多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至于当他们第一次踏入没有父母照顾的环境下,生活上的很多地方不能自理。此外,城镇独生子女相比较农村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优越感,在家庭结构当中很难摆脱娇惯,造成很多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缺少现实社会中的存折对他们磨练,不少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比较差,在校园中的生活标准上他们往往要求学业低要求、生活高品质等,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新课标环境下,高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有的高校教师常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有的学生在性格方面上不能和他人取得有效的沟通,不易合群、意志力薄弱、不关心群体等成为了一个普遍、严重的现象。家庭对后代的期望值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期望值过低,学生容易养成懒散、无目标的人生态度,期望值过高,学生的身心压力就会大,在我国的家庭教养中,很多普遍采用单一的价值观念、生活选择来教育学生,如很多家长总是口头和学生说讲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在精神文化的灌输下,孩子就对自身各方面的要求过高,如果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生活上遇到一些问题存折,他们就可能会自暴自弃。
(二)自身因素
人体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大学早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上不同,造成了他们的认知理解、价值观念有所差异,很多大学生在智力发育、综合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大学生对自我的整体感觉好,在问题的处事上有一定的能力,他们在面对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时,对自己有强大的自信心,往往认为能够从容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大学生涉世未深,他们的生活仅仅局限在校园,缺少实践经验,一旦他们他们踏入了社会后,就会暴露很多缺点,在这些学生当中,都是一些成绩比较优异的,但是当他们进入了高校中,发现自己之前光环和荣耀被其他更加优异的大学生所掩盖,便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被受到了伤害。家庭的经济差异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高职院校中的绝对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大学生由于在衣食住行方面感觉与他人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行为表现上就会产生封闭、不善交际的状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对策
(一)把心理健康纳入教学计划大纲
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往往是理论必修课程占主要地位,心理健康课程则忽视,当前高校教育中,还没有明确的指定专用心理健康教材和专业的心理专家。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心理上与他人既存在着共性,也具有特殊性,在共性中,很多学生都追求在毕业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在独特性上,很多新生认为高考失利、校园环境不适应、专业缺乏兴趣,在前途问题上没有自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多数高校都一味的只重视专业学科课程中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机械式”的训练,教育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甚至有的教师只是负责上课,没有关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基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应该尽快选择科学的适用教材,将其归入教学大纲。
(二)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多姿的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有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育人作用,衡量一个高职学校的办学水准就是图书资源、学习氛围,因此,高职学校有必要把学校打造成一个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文明形象。在新形势下,心理健康工作想要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需要配合实践活动,如努力营造学生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学习的校园氛围,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做到教学模式多样化,如分分层异步教学法,学生之间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样可以促进新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如艺术、体育、娱乐等,利用画黑板报、广播的形式在进行宣传。在学校中,应该设置心理咨询,聘请一些心理专家进行开讲座,定期的给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座谈会,这能为一些心理障碍较深的学生带来帮助。
(三)自我调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是面临心理障碍的主体,当发现自己有任何的心理问题时,应该及时的进行自我调解,必要时可以看心理医生。人生难免有酸甜苦辣,当发现自己长期处于一种悲伤、失眠的状态时,大学生应该重视起来。运动可以缓解人的身心压力,调解心理健康,高职大学生应该时常让自己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产生负面情绪难以宣泄时,可以借助跑步、打篮球的方式。社交是每个大学生的必要课程,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多结交一些新朋友,乐于帮助、关心他人,这样当有困难、心理情绪的时候,可以向朋友倾诉。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无目标、碌碌无为是大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大学生应该自觉抵制一些诱惑,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对未来充前途满信心,努力学好各方面的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几点所述,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各种各样和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上的大学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级各类的学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人”的发展,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莉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分析[J].职教通讯,2008.
[2]李宪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心理月刊,2007.
[3]白晨曦.高職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成因[J].青春岁月,2018.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2020YB0625高职大学生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YB062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金敏(1984.0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北滦县,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幼儿教育。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