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哲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社会经济不断加快,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形式更加严峻,相较于哲学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直存在的一种内因与外因的相结合模式,是两种唯物辩证观的思想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内因与外因的观念:“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中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结合两者关系对大学生就业难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运用马克思原理哲学思想、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理论要素。通过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就业难的内外因素。结合马克思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思维,进行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目前就业难问题的相对措施。就接下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中的哲学问题构建提出了意见与对策,旨在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鍵词】内因;外因;就业难;大学生;企业;高校

1.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不知14亿人究竟是什么概念,但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林林总总的俨如蚂蚁般的人群就足够让我望而生畏了。因为人口的众多,从而产生了就业的压力和社会的竞争,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最热的话题,所以我要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处于一枝独秀局面,受当时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各大高校进行扩招专业,导致大学生数量瞬间激增,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根据2020年3月份的一份大学生就业数据报告调查,可以看出,2020年求职人数比往年增加143.25%,而企业招聘员工数量大幅度的下降。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当下面临的严峻问题。举个例子,有关服装表演行业,每年都会有成百上千名形象靓丽的男女生期待走进服装表演专业,因为这是个时尚圈,而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择业中可以同时跨行业接触影视表演专业。每一个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都同时拥有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服装表演专业亦是如此。但每年不断涌现的青年男女导致服装表演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表演专业的巅峰时期不断缩减。据调查显示,模特实习职位仅占整个实习职位的1%,可见当模特儿走下T台,我们该如何选择职业?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还不如在公司勤爬苦干的农民工待遇高,加上随之而来的外部因素,就业形势极不乐观。

面对就业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社会,大学生数量每年都呈现激增的状态。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反省一下,到底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考虑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我概括为:大学生自身素质、高校、企业、国家、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几方面原因。正因为这些因素的结合,导致了大学生现在就业十分困难。

2.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一)内因方面: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第一位原因。马克思的内因决定了事物的根本性质、变化以及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最根本的原因。

1、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专业不扎实

互联网以其高速发展成为科技界时尚文化的新宠,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捷生活方式,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潜藏的负面影响。导致我们一位沉醉于其中而无法自拔。据一组大学生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因课余时间无聊上网聊天游戏的占72%,查资料的占60.24%,收发邮件的占46.32%,制作网页的占14.88%,这些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是浪费在互联网的娱乐项目上。据另一项调查显示,22.4%的大学生是因“网游”耽误上课,致使学习成绩下降,专业不扎实。通过这个现象可以总结出,网瘾是导致学习下降以及专业不扎实的主要原因。同时这种网瘾现象也引发了许多悲剧,例如,湖北工业大学学生梁腌嘉四天通宵上网之后,导致过度疲劳猝死,在他二十岁年轻的生命上画上了句号。通过实例,可以发现过分依赖网络会导致失去对现实的兴趣,也容易导致犯罪,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变得心里畸形。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2、缺乏实际能力,择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不扎实,理论知识大于实际操作能力,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所学知识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对自身定位不准确,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考虑的一项因素。据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非常满意的占10%,基本满意的占28%,不满意的占50%,这就是人们常说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目前这个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大学生对企业的薪资不满足,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片面认为只有留在一线城市和大型企业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比如,考取公务员的热潮,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

3、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总拿“新人”做挡箭牌

“怕吃苦,爱面子”这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一个现状,一味追求高职位、高收入、高福利,而没有切合实际考虑自身状况。这导致现在出现一种“中间差”的局面,这边大学生就业难,那边企业招不上工。其次,很多大学生初入社会,总认为自己是新人,对于职场中的错误,不愿意承担,总拿自己是新人作为借口推脱责任。而这种现象就会被企业认为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形式。其实,每一位初入职场的大学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由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但是企业依然希望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二)外因方面:马克思辩证法认为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外部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可以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甚至是加速或延缓事物的一个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1、高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

近几年,在高校贷款建设新校区背景下,很多高校由于资金不足加上国家对高校投入不足,导致基本建设跟不上,只能靠多招收学生来赚钱还贷,在教育大众化的旗帜下盲目扩招。据《人民日报》曾经的一篇报道,05年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是98年的4.7倍。学校师生比例已经超出两三倍的合理比例。在公共课教室上课的学生过多情况下,学生连自习都是找不到座位的。伴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更加广阔,这也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2)高校教育与市場需求不对口

根据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匹配度不高。学以致用的仅占18%,基本对口占43%。还有一部分是完全不对口专业就业现象,也就是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并非所学专业,充分说明高校缺乏市场灵敏性,而针对部分较冷门的专业,用人单位需求量较少,如果高校不及时调整课程改革内容,就会导致大学生未毕业则先失业的现象。

2、企业原因

(1)企业轻视应届大学生。根据近期一份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71.88%的企业常常以工作经验者优先形式发放招聘信息,忽视人才消费,针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则会成为面试人群中的一批较为弱势的群体。

当下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是否出自名校并没有作为决定性依据,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然而,现在大学生的数量激增,因而大学生的能力不好判断,所以企业何用人单位还是会从学校档次和学习成绩来进行初步判断。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要招聘一个人,那么从100个本科里挑一个要比从1000个专科里挑一个方便的多。如果从学习能力方面分析,比如一些外企招聘时,一定会认为考上重点学校的人从根本上表现了他的“学习能力”比普通学校的强。所以这种现象,会让很多大学生的公平权益受到影响。即使许多大学生综合素质优秀,还是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2)企业存在性别歧视。当下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性别歧视还是存在的,这种现象不仅给女性带来不小的压力,对于初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国企和民营企业在招聘时对女性存在歧视现象。例如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中男性占12.0%,女性只占4.4%,这种现象其实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原则,劳动资源配置出现失衡状态,造成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人才流失。

3、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致使许多企业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劳动力需求也随之下降。2009年,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漩涡中步履蹒跚,让本身就业就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就会难上加难。

3.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我们既应该看到事物的内因,又要看到事物的外因,我们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结合哲学观点,分析措施如下:

1、内因措施:

(1)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心态,虚心求教。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来看,首先大学生要扎实学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并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实践专业技能,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然后为自己未来制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并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其次,有责任心,勇于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让大学生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2)积累经验才是生存之道。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认为赚钱才是第一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存在着竞争激烈的情况。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社会实践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一定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可以先进入基层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争取新机会。

2、外因措施:

(1)高校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作为高等院校,学校首先要加强社会上用人单位及企业的需求,建立高校就业信息的实时情况数据。2010年,我国经济有所好转,大学生因此多了一些机会,因此,高校开设专业对口的热门课程和新型课程,才能更加适应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学校除了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外,还应加大与企业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为即将面临工作的大学生开辟各类就业渠道,让我们的大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

(2)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面试公平公开。作为企业,看中工作经验是正常的,没有哪个老板喜欢重新培养一个新人,除非是某种潜力很吸引人。然而企业之所以选高学历的来招聘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不过我始终认为,只要肯付出的人总会有回报的。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如果开始的时候把要求降低一些从低做起,吃苦耐劳的员工也是企业真正想要的。因此,企业可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岗位,尽可能与学校建立实践教学的基地,以培养跟企业直接挂钩的人才。制定招聘规章制度,及时准确的给高校就业负责老师提供就业信息,给大学生传达公平公开的绿色就业平台。

(3)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从国家方面来说,政府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给国家创造财富。此外,国家还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4)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空间狭窄、市场化程度偏低,所以我们国家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此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就业。例如:发展旅游业。

它本身在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的复苏,就业需求也会随之而来,这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给我们年轻人创业提供更多新选择。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发展,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国家和学校以及用人单位在共同的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在未来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相信我国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岗位上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周喜林,刘衡.浅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J].管理观察,2010(10);169-170

[4]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控制:就业政策述评与反思[J].肖海芹,李玉雄.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5]基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的调适策略刍议[J].张骊睆.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8)

[6]赵运林.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3期

[7]张伟重.视高校学生的就业环境;做好引导工作[J].教育学科,2009

[8]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谢作诗,杨克瑞.教育研究.2007(04)

[9]姜尔岚,谢华.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9):40-42

作者简介:刘璐(1988.1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助教,双学士,主要从事航空形象礼仪、民航旅客运输以及在思想政治修养中将思政元素运用到教学中的研究。

(课题项目:基于教材使用情况的外教口语教学对比研究)。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旅游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