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

时间:2024-08-31

梁荣

[摘要]单元作业设计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利于教师读透课程目标,呈现过程性评价,解决教学局限问题。本文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的现状与原因分析,提出设计真实情境单元作业、实践性单元作业、区域比较分析的单元作业,提升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的建议、体会与感悟。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单元作业设计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初中地理课程的实施越发趋向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价已从片面考核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向着重考查学生地理学科综合能力方面转变,倒逼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设计单元作业充当着从单元教学到检测评价环节中的“桥头堡”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辅助课堂教学深入改革,强化训练学生应对复杂、开放性真实情境中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挥过程性检测和评价的功能。

一、初中地理单元作业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练习是一项重要的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以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为基本依据,多途径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达成课程目标要求的学业成就等信息,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科学、客观、准确和有效地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单元作业是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其中一个学习过程的表现,能反映学生学业成就信息。

单元作业是“课标要求、教学实施”—评价(单元作业、各类测试、结业考试)—“学生的学科学习”之间的联通桥梁之一。单元作业是在“单元教学”与“终结性评价”过程中学生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检视单元作业,反思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检测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通过完成单元作业,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通过日常作业,适应终结性评价的命题风格、内容、形式、难度等,为终结性评价做准备。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参考终结性评价试题设计单元作业,及时调整、修改教学策略;通过批改、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堵塞可能存在的教学漏洞。校内外教学管理部门通过抽检作业,检查教学情况,提供教研指导。

二、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

课后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自然延续和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多学”的有力保证。囿于课堂知识点较单一、分散,课堂作业呈现片段性、零散性、割裂性的特点。单元作业基于大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内的知识相互关联,依据单元设计目标,系统设计结构化、递进性作业,按部就班地达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关注方法与技巧、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强调与教学互补的关系,强调系统思考“课程目标—教学—作业—评价”的关系。

(一)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学以致用,学生最需要的作业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有效地提高解决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学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于大单元设计的作业,一方面,从单元整体目标系统考虑,重视课程知识点的联系,减少重复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另一方面,设计从注重基础性到注重应用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开放的、真实情境中的地理作业,通过完成作业,学生锻炼了综合思维能力,加深了区域认知水平,越发清晰认识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利于教师读透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给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标杆,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跟上教育改革步伐,需要教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重新审视课程标准。从大单元角度设计作业能促进教师更深入研读课程目标,理清单元里明细目标间的关系,建立单元课程目标系统,此过程让教师更深刻地体会地理学的本质,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三)呈现过程性评价

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容易走进“重教学,轻评价”的误区,反映了教师普遍以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方式的惯性思维。教学与评价脱钩,容易出现教的内容不考,考的内容没教、更没练的现象。其实,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日常完成作业的情况来检测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发展情况,从这角度而言,作业就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能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解决教学局限问题

课堂受场地和时间限制,难以实现走进真实生活、提高地理实践力的课程目标。单元教学设计,不同于仅以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普通课后作业,它依据总育人目标从整体上规划作业实施方案,能针对性地补充设计如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作业,解决因教学时空局限产生的教学缺失问题。

三、科学设计单元作业,助推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巩固

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地理教师需深刻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对象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充分结合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等地理学科突出特点,及时更新作業观,融入课改潮流,精心设计地理单元作业,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一)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应遵循的科学教育原则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应遵循地理的真实性、科学性、严谨性、实践性原则,令作业更具学科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往往存在憧憬未来、富于理想却知识贫乏,好奇、敏捷而又缺乏意志、毅力,有思想主见但考虑问题又过于片面、简单等年龄特征,地理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适宜性、进阶性,让学生喜爱地理作业,通过完成作业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1.设计真实情境的单元作业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学生生活在资讯发达的新时代,如何让他们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这个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地理综合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师的使命。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应根据地理课程生活性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真实情况的单元作业。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第一,選择合适的真实情境。紧密联系统率大单元教学的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大问题,在真实世界中选择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恰当、最有效的单元作业情境。建议情境材料包括中国故事,如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就和改革开放、一带一路、深化扶贫、新冠抗疫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生态环保建设,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学生国际合作与发展意识;民生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品格。

第二,剖析情境,设计作业内容。在理清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大单元知识结构和逻辑,设计作业内容,借助情境构建有梯度的问题,形成问题链,令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习高度和深度。

西部大开发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作业目标]

1.运用区域简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

3.分析材料内容,认识国家阿里地区实施扶贫脱困的举措,增强民族自豪感。

4.从青藏地区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5.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对阿里草原地区的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意识。

[相关学习内容]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作业内容]

阅读下述关于“顿珠的新居”的材料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里地区的牧民以山羊养殖为主,山羊绒销售是他们主要经济来源。当地极低的草场载畜率影响了山羊绒产量,畜牧生产率处于极低的发展状态。

材料二:2016年12月30日,阿里地区首府狮泉镇的“康乐新居”举行了一场阿里地区各县贫困牧民入住仪式,桑嘎顿珠分到的是一套独门带有院落的两层小楼,楼内生活设施配备齐全。

材料三:从生态保护角度,把高海拔、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一部分群众搬出来,实现这一片区域的整体保护。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优先搬迁的建档立卡牧户的条件:处在自然环境恶劣和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2015年人均收入在3300元以下,住户至少是三口这家,家中必须有一个健壮劳动力。

某区域简图

1.阿里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的地区,此区域的突出特征是气候。

2.顿珠新居环境应该比在草原上的旧居。

3.顿珠生活有如此巨大的改变,皆因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    )领域改革政策在阿里地区深入实施。

A.“一带一路”建设      B.人类命运共同体      C.生态环保建设      D.扶贫脱困

4.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阿里草原地区人们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5.真正实现“康乐新居”新入住牧民脱贫目标的关键在于(    )方面进行帮扶。

A.易地搬迁      B.增收和就业      C.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扶贫产业      D.持续提供社会保障福利

6.结合阿里优质资源及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考虑,试列举适合在阿里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

[参考答案]

1.青藏,高寒

2.舒适

3.D

4.阿里位于青藏高原,当地分布着高原草甸和荒漠,人们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受高寒气候影响,草场载畜率低,当地畜牧业产值极低;当地人们不能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以免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草地沙化等自然灾害出现,所以当地人们生活贫困。

5.B

6.生态旅游业,光伏产业等(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均可)

[建议时间]

20分钟

[设计思路]

《西部大开发单元作业》选择阿里地区扶贫项目作为真实情境设计作业内容,从“区域位置”-“区域自然特征”-“区域人文特点”-“区域发展”的顺序创设问题,构建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1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地图,从简图和材料中获取、理解并整合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检索、调用个人知识库中的关键知识“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第2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学生通过获取材料中有关信息,比较和分析前后文“贫困牧民”“桑嘎顿珠分到的是一套独门带有院落的两层小楼,楼内生活设施配备齐全”的现象,综合推断出旧居环境不如新居的结论。

第3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学生整合题目和材料中有用信息,通过阅读题目选项中四个与国家新时代发展相关的大观念、大政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第4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学生综合思维,多角度分析,形成正确的逻辑关系,提升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第5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学生解读和分析题目关键“脱贫目标”,认识事物的本质,易地搬迁只是居住环境上的改善,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在于帮扶牧民改变身份,转行就业,增加收入。

第6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结合阿里草原的自然特征、生态环境等多角度区域情况,调用学科知识,从旅游、光照等阿里优势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设计区域比较分析的单元作业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突出特点,地理各因素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受自然和人文原因的综合影响。设计区域比较分析的单元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明显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更深刻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结合学生经济、时间、疫情方面的影响下研学旅行难以实施的现状,可设计“模拟旅行线路设计”单元作业,鼓励学生用地理视角比较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从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

3.设计实践性单元作业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运用丰富的地理课程实践内容,设计地理实践性单元作业。作业形式包括研学旅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图表绘制、模型制作、演示、实验等。地理实践性单元作业能充分利用大单元学习周期的时间深度和地理研究空间的广度,融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克服地理课堂教学时空制约因素下难以达成的课标要求。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深度探究等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作业形式开放,既关注了学生个体学习差异,也重视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学生通过实践性单元作业拓宽视野,感受生活,传承文化,锻练思维,磨砺意志,体验成功,感悟人生。这类型实践活动内容融入了生活元素,令学生深入接触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感受到作业的实用性与趣味性。通过成果展示交流与评价,学生经过反思和学习,地理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时代,地理单元作业以其联系教学与评价的地位,提供过程性检测与评价的功能,从大单元角度整体地、系统地、递进地进行设计,重视真实情境化、区域性、实践性,发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落实立德樹人根本任务,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定能在众多作业模式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2]褚亚平,曹琦,周靖馨.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4]王嵩涛.“少教多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