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做个有“度”的老师

时间:2024-08-31

柳文龙

很多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柳老师,你的化学是哪位老师教的?“我的化学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 每当我抛出这个答案,他们都百思不得其解。诚然,教我的化学老师有很多,他们都很优秀,但其中有一位却很特别,他就是我的高一化学启蒙教师,一位读体育专业的中师生——杜老师。

下面说的是杜老师真实的事和我的感悟。

叙事1:记得当年上高一时,我的化学启蒙老师——杜老师,他读的是体育专业,只有中师水平。从专业知识上讲,他的确有许多不足,从学科教学法上说,他知之甚少。但他特别谦虚,特别认真负责,对学科知识不懂的、弄不清的,他总是向同级的中山大学化学毕业的李老师请教,他的课可谓是“现炒现卖”;为了上一节课,他读了又研,研了又读,写成教案之后,又是背着、又是试讲着,生怕把课讲糟了。说实在的,他上课讲错、讲漏、讲混还是常有的。但他喜欢我们和他争辩,还要我们从他的课中找问题、寻不足。对此,我们乐此不疲。每每要上化学课,我们便会搜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节课中,我们提出问题比老师提的问题还要多得多。那时,大多同学是这么想的:提出问题与老师争辩是件有趣的事,另外,谁找的问题多,谁就会得到老师的称赞和赏识。殊不知,此举使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热情也被点燃了。本来不被看好的杜老师,所带班化学考试成绩却总是列全级第一,平均分经常超过李老师所带班8分以上,化学竞赛获奖者也大多落在他所教班级中。

感悟1:虽说教育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这指的是教师应有新的理念和坚实的学科基础,但我认为教育更需要有“温度”。有热度才有温度,要保持“温度”,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是要不时地加热。乐于学习、善于钻研的老师,自会时刻保持温度,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源泉;有温度的老师,定会把能量传递给他的学生。

感悟2: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去回答书本的或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教师施教之功贵在启发,重在引导。当学生在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的同时,其创造性和想像力也得以培养,思维也获得了质的飞跃。

感悟3:真正高明的老师,其解疑、释惑的问题,大都是来自学生的问题需要,而不是用自我设计的问题自问自答,也不是照着教案或课件的说课。当学生对某事物有需要时,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问题实施教学,这是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这种教学是最接地气、最有效的。

叙事2:杜老师一米八六的大个头,“颜值”一般,刚接触时同学们心底里都有些惧怕,看到他都会绕着走。真是“人不可貌相”,当我们看他走上讲台时,总是一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样子,惧怕之心便立即烟消云散了。他上课时常走下讲台来,在我们中间来回走着,并不时询问着,问我们听懂否,理解否,还经常弯下腰来聆听我们提出的问题;对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十分认真地对待;他人很坦诚,对自己没有把握回答的问题,他总是这么说:“我现在回答不好这个问题,同学们,谁能帮帮我?”每至于此,同学们都会热烈地讨论着,寻思着,并争相抢着答。课堂氛围也因此活跃开来了,每逢这种情形,他从不打断同学们的发言,而是伸着脖子,认认真真地听着,脸上挂着微笑并不停地点头。就这样,好多的疑难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感悟4:教育是需要“溶度”的,相似相溶,溶的更多,这是物质间互溶的规律,物质如此,人也这般。教学上单一的灌输,相溶度往往是低水平的,课堂的有效性不在于教师输出知识或问题的频率,而在于学生接纳与感悟速度。适当地放慢脚步,给课堂留白,和学生同学共研,与学生同成长,这是教学源动力,此举不仅能知之而择法教之,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谓“教学相长”说的也许就是这个理了。

感悟5:教师的教学需要有“气场”,有了“场”,才有向心力,才能把学生吸引上来,在“场”中共创生;“场”也是一种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才能做到彼此合作、用心交互,积极向上;有了“场”的教师,便会产生光,他就能更好地去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更好地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的气“场”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筑起来的,构筑气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的身体力行,躬身而为,用心经营。

叙事3:杜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从不放过我们的一点错误,对同学的过错,他都做深入了解,问明缘由,再批评,但从不在公开场合批评,记得我班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杜老师觉得有些蹊跷,之后便找他座谈,当他了解到这位同学是家里老大,兄弟姐妹七、八人,是家里主要劳动力,每天都起早摸黑下地干活,杜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在班里表扬他,可从那之后,这位同学就很少迟到了。

感悟6:教育要有“限度”,更要有“宽度”。如果教育没有“限度”,学生就会变成“自由人”,当下,老师们都“谈严色变”,这是向教育发出的一种危险信号,没有严格,怎谈养成,没有严格,怎能成器,没有严格要求,我们的国家就不会有未来。

当然,假如教育只有“限度”,没有“宽度”,孩子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将会受到严重的抑制,這对孩子心智发展是不利的,况且,宽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一种粘合剂。

如何把握“限度”与“宽度”,做到严而不抑、活而不乱,是真正地考验着每个教者的智慧。一般地纪律性、制度性、原则性的犯错,需要严格去要求,而生活性、学习性、活动性的错,则要宽而待之。

叙事4:篮球专业的杜老师,课余兴趣就是玩篮球,他经常组织我们到球场去,和我们一起打球。时而还带着他的小孩和我们一起玩,每当和他的孩子在一起时,杜老师总要孩子叫我们为叔叔,其实,孩子与我们年龄相差也就五、六岁,我们都要孩子叫哥哥,可杜老师就是要孩子叫我们叔叔,那时我们每个人对他亲切之情便由然而生。现在想想这事,终于明白了,他就是想压低自己,与我们互为平辈朋友。

感悟7:教育的前提是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这也是一种非智力情感交融,有了情感基础,学生更容易接受你、喜欢你。由此也自然会爱上你的课,甚至还会模仿你的言行,“爱上”是一种无穷的情感力量,就算你的课上得不怎么样,而且学生的自发力也会把劣质变成优质,并得以持续;就算你的言行有些不妥,学生还会选择体谅。同时,在这氛围中暴露的不足或缺憾也会得到及时纠正,从而让自己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叙事5:杜老师的生活很俭朴,记忆当年全校师生都用陶瓷钵炊饭,他饭量大,每顿都要吃二钵饭,吃饭时他饭碗从不留下一粒米饭,吃完之后还用开水洗饭钵,然后加点酱油之类,就当作汤喝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和困惑,但他从不把个人情绪带进课堂,同学们见到的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人,一个充满阳光与正能量的人,一个值得敬畏的人……

感悟8: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我们是否掌握了需要传授的知识,也不是我们是不是掌握了傳授这些知识的方法与技巧,而是老师是否愿意把最真实的自我、把最完整的自我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这个选择,并不是一个技巧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多么富有智慧的事情,它需要的是勇气。要把真实的、完整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这是一件多么勇敢的事;而且,需要老师呈现自我的对象,居然是那些自己看起来并不成熟的学生,这更是加大了老师做这件事情的难度。可是,相对于教学效果来讲,让学生了解老师,可能比让老师了解学生更加重要。因为让老师了解学生,只会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这是一个工具功能;但让学生了解老师,却决定着学生是否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感悟9: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把真实性用在传授的知识上,也就是知识讲解中的准确性。可是,对学生学习来讲,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知识的准确性,而是老师的真实性。老师总是觉得在知识上讲得越真实、越透彻越好;但在生活上并不认为有真实而又透彻地呈现给学生的必要;殊不知,尽管老师可以很容易地把知识传授和日常生活区分开来,但学生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学生总是通过对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判断他传授知识的真实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教学生活中,老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老师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老师也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老师对学生也有喜欢和不喜欢,学生并不需要老师讲那些“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之类的话,他们喜欢那些真诚地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好表达出来的老师。那怕老师是在批评自己,但只要觉得这位老师批评的态度是真诚的,学生也能够理解老师的真心;那怕老师是在表扬自己,但如果觉得这位老师表扬的态度是虚假的,学生只能更反感和更远离这位老师。

新思考: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激情、灵感、知识和经验与课程融合贯通,并且要与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富有吸引力。所以,课堂教学要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

总言之,我以为:教育既要有“温度”,又要有“润度”,既要有“限度”,又要有“宽度”,既要有“溶度”,又要有“畏度”,既要有“适度”,更要有“磁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