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胡丽敏
【摘要】修改好语文课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可以并且必须尝试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以此确保语文课的不断完善。课程编写理念、教改新概念、教学新政都告诉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跨学科;课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时间长了,“课改”一词成为了常谈的话题,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设计、听课、评课实际上就是在“课改”的路上努力着。经验告诉我们,一线老师最有效果的“课改”就是尽力把语文课修改好,通过“改课”来达成“课改”的目标。如何把一节语文课修改好、完善好,可以在“文本解读”上找突破口,在“学生活动”中进行创新设计,还可以在“组织教学”方面点燃课堂。从文本解读到教学活动设计,再到课堂组织,不难发现都只是局限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视域里,没能把初中语文教学课改进行多维度的延伸。
李贞爱2018年发表《多学科融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文中强调了“融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通过融合生成新的体系,是学科教学强大的助推器”。事实上,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恰巧就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学课改提供新的源动力。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跨学科融合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课程编写理念明确并规范了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标》)走过了十年,似乎完成了它的使命。其实在“实施建议”中早就已经强调过“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透过字面,初中语文老师读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仅限于语文教材、教参等,应该在“创造性”上下点功夫,只有打破视野,有效引进教学资源,才可以说是迈出了创造的第一步。
《课标》:“以语文学习为基础,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开展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而参考其他省市地区的命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新题型——“异类(多类)学科整合综合性运用题”被明确提出。中考是初中教学的主要风向标,这种新考核方式必定影响教学行为,直接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必须进行跨学科补充和整合。
目前,《语文课程标准(2022)》已经出来了,“学习任务群”是其中呈现的新概念之一。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围绕“课程核心素养”,按照内容整合程度,提出了三个阶梯上升式的学习任务群,其中 “跨学科学习”这一学习任务群被安排在了第三层,可见“跨学科”之重要和难度之大。《语文课程标准(2022)》针对这一点,对教学提示进行了修订,在初中学段建议“扩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从老师的设计到学生的参与、展示,都可以进行跨学科资源的灵活整合与应用,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就实现了纵横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2022)》突出了评价和命题导向,明确了过程性评价“倡导学科融合”,而命题要求上则明确了“跨学科学习情境侧重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评”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并且呈回环式组合。这样的评价要求给我们一线老师传递了“跨学科融合”的信息,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融合的标准,规范着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跨学科融合的实际操作。
二、教改新概念激发并助推了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
温儒敏教授强调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勾连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扩大阅读量,这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量”再大都是极其有限的,引进活水才可以尊重教材编写的原意——课内外联合。
而“学科融合”(即“跨学科”)中,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给其他学科带来阅读、审题、表述等素养保障,同时其他学科也可以推动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例如道法、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语文写作的素材;道法、历史课程中训练学生对时事和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恰巧和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相契合。作为同是“大文科”的道法、历史、地理这些科目的教材里都有很多素材适用于语文教学,它们的引入,可以实现温儒敏教授所讲的语文课的两个延伸。数学、物理的实验图表和美术的漫画、图标等,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学会看图,懂得用合适的语句表述图的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新政促进并强化了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跨学科融合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了,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课外作业“减量”但是教学质量不能下降。“双减”之后,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一点点作业可能就已经占用了大部分课余时间,压力大,个人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就变得没有了自主时间。为响应并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有效利用课上的40-45分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问题引领课堂,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拖沓、不费时、干脆利落的课堂才可以确保课堂大容量。只有“教学资源融合”合理,才可以确保课堂质量和课后作业的精简有效。
其次,“双减”新政的落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新时期社会人才观是一致的。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从单一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学生课外作业和补课的负担减轻了,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而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不再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注重的是激发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可以分为软性信息资源和硬性场所资源。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实现“跨學科融合”,在作业设计精简的基础上,主张学生可以走出书本,走进其它学科软性或硬性资源中,多形式、多角度完成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跨学科融合,是指学科之间的合成一体,可以是学科内容之间的合成,也可以是教学方法之间的互用互通,范畴可以很大。教学资源的融合是教学精细化的过程,课课叠加、文文相连、科科相融,才可以实现更有价值的教学。“守正创新”中,我们坚守初中语文教学“育人”的最大功能,实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遵循认知和课程组织逻辑,避免教学任务、活动的泛化和简单化,用其他学科的教材,充实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才能打造初中语文教学的坚实底盘,才能实现真正的初中语文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顾之川, 汪锋, 蒋承,等.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温儒敏. 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 语文建设,2016(9):5.
[4]李贞爱. 多学科融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 基础教育论坛,2018(18):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