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陆琦琪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能改变传统单一的说教式教育模式,充分地利用好劳动教育育人阵地,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构建班级特色文化。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坚持手脑并用,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实现班级发展的目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彰显班级建设水平,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促进班级班主任专业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文化;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构建班级精神文化,是培育好班风的开始。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引导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作为小学班主任,要能改变传统说教式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育人阵地,以劳动教育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带动多育发展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创造性过程,感受到劳动创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班主任要能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详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通过开设劳动课程群的形式,开展一系列具有连续性、交互性的活动,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参与到劳动课程中来,实现多学科融合发展,构建班级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算、思、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五育并举的目的。
比如,班主任可以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本草园”,结合学生劳动能力、身心特点等,将学生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组,为每个小组划分一块“责任田”。指导要求每小组学生按照节气时令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并明确“班级的种植与家里爷爷奶奶的种植,与乡村农民的种植不一样。他们是以种好农作物为目的,而班级种植是以育人为目的”。也就是说,要能以劳动课程为媒介,达到育人的目的。开学初,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班主任可以提前给各个小组布置种植内容,建议学生种植荷兰豆、白萝卜、胡萝卜。在每周一节的“劳动课”上,还可以开展与种植的蔬菜相关的基于学科的课程活动,有“荷兰豆课程”“萝卜课程”等。
二、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
班级绝对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而是属于班主任、学生、科任、家长……班主任要能让学生在参与劳动课程实践中,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比如,开春播种前,班主任要能引导学生查阅节气知识,了解各种农作物播种的时机,查阅本地适合播种什么植物,推荐播种的蔬菜,以此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并在“种子竞选交流会”上进行发言、辩论。在此项活动中,实现了学生与学科训练的充分交互,查阅相关资料、写调研报告、在交流会上发言、陈述等,学生的听说读写、交际能力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接着,在翻土、播种时,班主任要能让学生全程参与,快乐体验劳动过程,并撰写一篇关于播种的日记,用文字记录下劳动收获,学生有了这些真实的感受,写下来的内容自然就会有血有肉,充滿真情实感。教师还可以提前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来课堂讲学,借此可以鼓励学生设计邀请涵。家长讲学后,班主任再把菜地以块为单位,承包给各个小组的学生,并要求学生写一份“蔬菜快乐成长”计划书。每天负责浇水、拔草的学生需写“蔬菜成长日记”,日记可以图文结合,可以是连环画的形式,也可以是自然笔记的形式。
最后,到了收获的时节,班主任可以先分小组让学生写一份“收获节策划案”,并进行评比,胜出的方案就成为全班过收获节的方案。在收获时,可以是全班一起收蔬菜,然后校园、在街上进行义卖,也可以用蔬菜做美食,做手工等,这些活动之后,也可以让学生写体验日记。在种植蔬菜的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主题活动,活动不是单纯的活动,而要有连续性。让学生能充分地交流与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实现多学科有效融合
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的精神教育,绝不是单一的,而是要能做到多学科有效融合。比如,班主任可以结合数学学科,“在播种前,让学生去量一量菜地的长和宽,计算菜地面积,可以算算要给菜地铺满多少泥土?”“播种时,要挖几个坑,几排,总共多少棵,可以算算要多少种子,要多少钱?”“养护的过程中,浇水、拔草,一棵要花多少时间,一共要花多少时间等。”“收获季节,可以让学生先估算大概的产量。”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巩固数学知识。这样来自直接经验的知识,是活的知识,是永生难忘的知识。
班主任可以借助美术教学,带领学生到蔬菜基地进行观察、写生,制作蔬菜成长系列画。可以用蔬菜的叶子、果实做手工,做贴画等。也可以结合科学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到实地查看,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土壤里面有哪些东西,探究种子为什么能成长起来,需要哪些条件?”高年级学生可以探究“反季蔬菜怎么种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到外面大棚蔬菜基地参观,看现代化浇灌的运用等。又或是借力课后服务,指导学生围绕植物种植,开展“植物”阅读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晨诵课程,劳动与写绘课程,劳动与手工制作课程等。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可劳动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增值评价,关注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构建班级特色文化。劳动教育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劳动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独特的学习乐园中汲取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英.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J].班主任之友, 2018(3):3.
[2]綦玲.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德育,2019 (17):2.
[3]孙萍.浅谈在班级文化布置中引领班主任成长[J]教育观察,2013,2(36):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