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时间:2024-08-31

徐亚舒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教学效益

在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作为传承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就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受信息技术的浸染和冲击,游离于信息技术王国之外。恰巧相反,现实的状况是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里攻城略地、势不可挡,覆盖了语文教学的整个版图,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语文教师备课的前期准备,还是备课的艰苦过程;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反思;无论是与学生交流,还是批改语文作业,无不运用到信息技术。可以这样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领域里、在我们语文教师的生活中,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存、无事不关。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对语文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特别是对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越来越重要。

但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把许多新的问题毫不留情地馈赠给芸芸众生。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我们在充分享受信息技术带给我们语文教学的便利时,却突然发现信息技术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无缺,那么包治百病,那么无所不能。在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比较先进、信息技术运用比较广泛的地区,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日益显示出来。譬如: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导致语文教师思维智力的钝化、肢体协调能力的僵化、课堂教学效益泡沫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那么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前提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哪些问题,才能使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利益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呢?笔者愿就这方面的思考、探索、研究请教于各位方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采集的“虚胖化”

語文教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时,都需要采集相关的资料,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采集信息。在新课程大力推广的今天,传统的一本语文教学大纲、一本语文教材、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的“三一”语文教学所拥有的信息量,与信息技术条下的现代语文教学所拥有的信息量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传统语文教学所面对的信息是一桶水的话,那么现代语文教学所面对的信息就是漫无边际的海洋。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在给语文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时,也给语文教学带来诸多茫然、困惑和不知所措。最明显的表现是当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时,许多语文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来搜集、占有、筛选、提炼所需要的信息。以至于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重要的各个教学环节时不加分析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一股脑地把大量的信息抛给甚至是塞给我们的学生,造成信息的严重堆砌和信息的视觉污染,把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变成了大学的语文教学课堂,脱离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轨和中小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这种信息采集的“虚胖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应该引起语文教学的重视。

我们始终认为:广泛地占有信息,尽可能多地使用信息,的确有利于语文教学。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用得适度,用得独到,用得巧到好处。面对如此丰富、使用起来又如此快捷的信息,语文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语文新课程、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所在地区语文教学状况特别是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智力能力等实际,运用脑髓,发出眼光,精心地、有目的地去采集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

二、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泛滥化”

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教学硬件的日益改善,促使信息技术不断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语文教学,并且不断升级换代,使得语文教学日益走向高科技化。现代语文教学特别是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语文教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声、光、色、景紧密结合的“光电时代”。把“抽象”变为“具象”,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变成了既可“意会”,又可“言传”,把过去的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在的可能!概而言之,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焕发了生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散发出难以抵御的无穷魅力!倘若孔子、朱熹、程颐等教育巨擘地下有知,也要惊叹当今的语文教学亦非他们各自所处时代所能相提并论。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贯穿于我们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起到锦上添花的点缀作用,而且还可以扩展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效应。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经济发达地区,很难想象离开了多媒体运用的语文教学,不知要倒退到什么时代,演变成什么模样。

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语文教学的现实中,由于繁重的社会压力和过于功利化的追求,再加上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的方便,许多语文教师再也静不下心来去耐心地钻研教材,去精心地编写教案,去细心地制作课件,去悉心地上好每一节课。而是大量地到网上去拷贝教案,复制课件,生吞活剥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教布道”,完全把自己变成了别人的传声筒和替身影子。长此以往,一些语文教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多媒体运用“依赖症”,思维迟钝,肢体退化。不上网就心慌意乱,不上网就写不出教案,不上网就制作不出来课件。不运用多媒体,就无法上课。这并非耸人听闻!我们只要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一些教室变成了电影院,一节语文课就是从头到尾不停地放幻灯片,语文教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影放映员”,而传统的精美板书早已被一些教师丢到爪哇国去了。难怪有教师这样说道:由于长期使用电脑,不用手写教案,许多教师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再提笔写字时连手都麻木僵化,不听使唤了。甚至有个别教师,一遇到突然停电,就无法上课了。对电化设备的严重依赖,已成为语文教学一大“奇观”!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可以提高备课效率,激活语文教学课堂,提升语文教学的境界,改变语文教学的观念,但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和灵魂。正如张金山老师所说:“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但多媒体的运用,不可能代替语文教师的作用。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语文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防止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泛滥化”,使语文教学永远姓“语”,永远充满“语文味”,永远充满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人文魅力!

三、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主导作用的“边缘化”

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量的丰富性、信息使用的快捷性。譬如,我们要了解某篇语文课文的相关问题和相关资料,只要在百度、谷歌等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语,大量的相关信息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天盖地而来,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特别是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小学教师的语文教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经典文章的“教”与“学”,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化重为轻,化难为易。有人惊呼“有问题,找百度”,一点也不奇怪。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无难题,无围墙,甚至无国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比我们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比我们更见多识广,在心理上不服气我们语文教师的学识。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必修更新教学观念,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高度关注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新阵地、新现象、新问题,博览群书,遍观各种媒体,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语文修养、应变能力,适应新世纪、新时代对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新变革,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先进的教学理念、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扑捉最具有价值的信息,去面对学生,去把握课堂,去占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的主导地位,真正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四、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材文本地位的“削弱化”

众所知周,我们所说的语文教材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语文课本、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等具体内容。在这些教材中,语文课本是教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它教材资料无法取代的。语文课本才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根本,更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各种升学考试的最重要的依据。离开了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高明的语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无不把对课文文本的把握、理解、解读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而成功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对课文文本的独到宣讲上。近年来如日中天的“语文味”教学理念的创立者、倡导者、推广者——程少堂先生,如果没有代表性的《荷花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经典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程少堂”。更重要的是,文化要傳承,前人的思想、学识、文品、人格、价值、追求要影响后人,内化为后人的精神修养、综合素质,也必须通过“文本”这一特殊的介质,才能产生应有的效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和学生对课文“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可是,纵观当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由于信息的膨胀爆炸,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日益泛滥,由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心“主导”教学地位的逐渐丧失,特别是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误指,我们教材中的语文课文教学也即“文本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真的是岌岌可危,其作用微乎其微。在基础年级的教学中,大量的语文课文教学或被减少,或被删去;而在毕业年级,干脆就完全抛弃文本的教学,升学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那些不考的东西,即便是再怎么经典、再怎么光芒四射,也不会去碰它。即便是那些有幸被拿来“教”和“学”的课文,由于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功利思想的作祟,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被用来花在所谓的“字词句篇”“语法修逻”等鸡零狗碎上,而对活生生的文本、深邃的思想内容、作者的人生格局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早读课上,在语文课上,在晚自习上,学生宁愿去读那些课下的注释、课后的练习题以及所谓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宁愿去做那些也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来自何方的所谓“宝典密题”,也不愿意去多读几遍课文文本。如此一来,教材文本地位逐渐被“弱化”“淡化”,也就在所难免了。这种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材文本地位“削弱化”的趋势,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使语文教学从此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更要重视发挥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信息技术为我们所用。更新教学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好文本资源,增色我们的语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少走弯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再上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